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其實說的是孔子自己

一般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通常會把人生劃分為幾個階段,按照通用的說法就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一般解釋來說,就是人到三十歲應該成家立業,而到四十歲就不受各種誘惑了,到了五十歲已經看透世情人情。

但其實這個劃分階段只是孔子對自己人生經歷的一個總結。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其實說的是孔子自己

通常我們說孔子,都說他是春秋時期魯國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省曲阜市。但實際他祖上是宋國人,在河南商丘一帶。祖上曾為大夫階層,後來被政敵所害,逃亡魯國,淪為士族。一直到孔子父親孔紇(字叔梁),才稍有事蹟見載於只冊。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其實說的是孔子自己

叔梁是魯國貴族孟獻子手下的一名武士,腰圓體壯,體力過人,以勇武聞名於諸侯。在諸侯間的戰爭中有勇有謀,立下不少戰功,於是被封為陬邑大夫,成為當時的貴族。

但叔梁在孔子三歲時就去世了,孔子之母徵為躲避家庭矛盾,帶孔子回到了孃家附近居住。所以孔夫子幼年生活窮困潦倒。到他母親去世,鄰居才告訴他的貴族身份。孔子自此為恢復自己的貴族身份為目標,不停努力。他十五歲開始自學六藝,又四處遊學拜訪名師,學會了六經,到二十歲才在魯國中揚出了自己的名聲。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其實說的是孔子自己

大約二十到三十歲,孔子得魯國貴族季孫氏看重,任小官,管理倉儲和畜牧,也是在這一時期,他逐漸開始收徒講學,開創了史無前例的私學,也就是後世私塾的前身。

三十五歲時,魯國掌權的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發動政變,魯國國君出逃,孔子對臣子叛亂極度反感,於是離開魯國去了齊國。齊國君很看重孔子,但卻遭到了齊國大夫階層的牴觸,為怕孔子被大夫階層謀害,齊景公無奈讓孔子離開了齊國。孔子只能回到魯國繼續收徒教學。

直到五十歲,孔子向老子求教,學習《易經》才接觸了道,始而知天命。五十一歲他才被魯定公重用,歷時一年三個月,他從中都宰升遷至大司寇,成為魯國最高司法長官。而魯國在他的治理下,國力日漸增強,引起了鄰國齊國的警惕,齊國用離間計使孔子被魯國國君所疏遠,孔子心灰意冷只能離開魯國四處遊歷。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其實說的是孔子自己

由於他貧苦的幼年經歷,以及他在成長過程中所遭受的一切,所以孔子對於貴族身份十分看重,對於周朝強盛時期的階級理念十分認可。他認為自己之所以有這樣的苦命童年,都是因為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的原因。所以孔夫子一生都在為恢復周禮而努力,但當時諸侯爭霸的形勢急劇惡化,與他所宣揚的仁義禮樂觀念格格不入。

最終孔子經歷了十四年的四處碰壁,無奈之下於六十八歲時,又回到了魯國。

孔子一生在仕途是極不順利的,但他卻是一個成功的教育家,他打破了那個時期教育的壟斷狀態,創立了私學。他廣收門徒,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其實說的是孔子自己

故孔子在晚年總結自己的一生時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其實不過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總結罷了,卻被後世作為人生階段的一個評判標準,所以我們其實一直在追逐孔聖人的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