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賞罰之任,視乎權位

賞罰的事情,不是單憑主觀感情就可以做主的,什麼人該賞,什麼人該罰,或者什麼適合多獎勵,什麼適合該懲罰,都是有講究、看時機的。《韓非子·八說》:“計功而行賞,程能爾授事。”晉·陳濤《三國志·吳志·顧譚傳》:“時論功行賞,以為駐敵之功大,退敵之功小。”這是對論功行賞的不同見解。

一個軍隊作戰,以保持整體的戰鬥力為勝利的關鍵。如果將帥對部下賞罰不公,賞罰無度,將官的命令就不能讓部下信服,如果士兵不服從指揮,該進時不進。該止時不止,就是有百萬大軍,也起不到任何實際的作用。


曾國藩:賞罰之任,視乎權位

將帥對待自己的部下,要委之以高位,封賞以錢財,這樣就可以吸引有才能的人前來盡力;要以禮相待,以言、誠來鼓勵部下,這樣部下就會以捨生忘死的決心投入戰鬥;要經常對部下施以恩惠,賞罰公平嚴明,一視同仁,這樣就會贏得部下的信服、敬佩;要在作戰中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在撤退時主動掩護他人,遮掩部下就會英勇善戰;對於部下的點滴小事都要給予充分的重視,並進行適當的獎勵,這樣部下就會積極向上,互相勸勉,永保昂揚的鬥志。

在這一點上,曾國藩就做得非常好,他每次戰爭取得勝利後,都會查明戰功,論功行賞,這讓他手下的人都心服口服。並且他也不好居功,懂得審勢度勢,適可而止。

曾國藩取得金陵城後,清政府為湘軍將領論功行賞。並且封曾國藩為太子太保,授一等侯,世襲罔替,賞戴雙眼花翎,這是曾國藩一生權利的頂峰。他的弟弟曾囯荃也封太子少保,一等伯,賞穿黃馬褂,戴雙眼花翎。其他湘軍水陸將領三十多人,各有封賞。


曾國藩:賞罰之任,視乎權位

面對清政府的賞賜,曾國藩在感激驕傲之時,也深刻地懂得功勞是大家的,自己卻享有如此大的賞賜並不妥當。為官幾十年,他知道名太盛,權勢過大,特別是擁有統率十二萬湘軍的大權,必然會遭到清廷的疑忌,同僚的嫉妒。同時,曾國藩考慮到湘軍在攻佔金陵後,人人搶的大量金銀財物,個個思鄉厭戰,已成強弩之末,這對湘軍日後的發展十分不利。於是他毅然決定大量裁撤這支軍隊的兵員,並以自削兵權的辦法解除清政府的疑慮,保持已得的名位。


曾國藩:賞罰之任,視乎權位

曾國藩的這種不居功的精神非常值得人敬佩,他適度獎賞,適時裁軍的做法也是智者所為。我們也一定要學習這種智慧,對待他人時要學會公平公正,更好地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