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傳大於身教?父母記住這5點就能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一個人必須有責任感,不管你做什麼,都要把它做好,你不知道在今後它將對你有什麼樣的幫助。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成功者,只要他有責任心。一個人的責任心表現在許多方面,比如在生活上不依賴別人,自己的事自己做,敢於獨立做出判斷選擇,併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為社會、家庭及其他人儘自己應盡的義務等等。

言傳大於身教?父母記住這5點就能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在許多家庭中都會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玩過的玩具扔得滿地都是大人不得不跟在後面,一件一件地拾;孩子吃完飯,就把飯碗推到一邊,收恰桌子洗碗都是我們的活兒。

我們把無限的愛心傾注在子女身上,對孩子關懷備至,孩子在情感上得到的是單向“輸入”,都不知如何付出,更不知如何“輸出”情感去關心我們和他人,這樣的結果勢必使孩子從小失去愛心,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責任心。試想,一個沒有家庭責任感的人,怎樣維持一個家庭?一個沒有集體,社會責任感的人,又將怎樣做好社會工作呢?孩子的責任心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在長年累月的生活中逐漸培養。

言傳大於身教?父母記住這5點就能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讓孩子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有些事情屬於孩子力所能及的,可以讓他們自己作決定;而另一些事孩子雖然可以發表意見,但還沒有能力作出決定,這需要我們作出選擇並幫助孩子接受所作出的選擇。我們要指導孩子在自已的選擇中認識到自己的責任並發現自身的價值,從而培養孩子獨立負責的精神。也要鼓勵孩子發現自身的價值,從而培養他的獨立精神;更要信任孩子,從而使他們相信自己有承擔責任的能力。

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從一歲半到五歲期間需要大量的觸覺訓練,如果不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始終不給他們獨立的機會,孩子就有可能失去做事的興趣和願望。我們可以把責任感的培養融入到遊戲之中,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讓孩子學著收拾玩具,把收拾玩具作為遊戲的一部分,使孩子逐漸學會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還可讓孩子做適當的家務勞動,使孩子體驗一下自己對家庭應盡的責任,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與獨立性。

言傳大於身教?父母記住這5點就能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讓孩子對自己的過失負責。一般來說,孩子有過失的時候,正是我們對他進行教育的大好時機。因為內心的不安會使孩子急於求助,而此時明白的道理有可能令他刻骨銘心。我們要利用這個時機,耐心地給孩子講清道理,明確指出彌補過失的辦法,使孩子建立起責任心。

要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樣。責任心和其他道德準則一樣,都不能單單靠口頭說教,而只能由孩子從外界的吸收中取得。孩子在生活的各種環境中,對自己喜歡的人進行模仿,從而塑造自己的品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眼中,我們具有絕對權威,我們的言行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我們做事總是丟三落四、不守諾言、推卸責任,那孩子就會“看在眼裡,記在心上”。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在自己的行動體驗中鞏固對我們的學習,才能使自身的責任心不斷增強。

言傳大於身教?父母記住這5點就能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讓孩子飼養小動物、種點花草。讓孩子們在餵養小動物,給鮮花澆水施肥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地培養他們的耐心與責任心,並將這種感情遷移到對待其他的人和事物上。這種教育方法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能夠促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