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人人聽過,悟透之人卻少之又少,只有這幾個人例外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在中國有著相當大的知名度,而且不斷地被人提起,因為這句話是對人性最為直接的描述。

兔死狗烹人人聽過,悟透之人卻少之又少,只有這幾個人例外

但是絕大多數時候,這句話不過是我們看到別人的下場之後兔死狐悲的一句感慨而已,真正到了自己身上,能夠悟透這句話明哲保身的人卻少之又少,這是為何?

現在鳥盡弓藏的事情已經很少了,雖偶爾會聽到一些,但是卻也無法引起我們的興趣,因為最壞的結果不過是傷害某人脆弱的心靈,正常情況下是不會造成人身傷害的。

兔死狗烹人人聽過,悟透之人卻少之又少,只有這幾個人例外

但是在歷史上,對於鳥盡弓藏的記載可謂血跡斑斑,尤其是每朝每代開國的時候,這種記載更是從沒停止過,而歷代開國元勳真正能夠意識到這一點並且能夠功成身退保全自身的寥寥無幾,不禁讓人噓唏。

皇帝最想除去的,自然就是對皇帝威脅最大的人,而這種人,往往是功勞最大或者能力最強的,當然,皇帝可能會有不同的做法,有的皇帝直接就對這類人動手,而有的,則會先減除他們的羽翼,最後再動手,但是沒有意外的,一開始的終極目標就是他們,在皇帝心裡是有個威脅指數排行榜的,越是靠前的人就越危險。

兔死狗烹人人聽過,悟透之人卻少之又少,只有這幾個人例外

正如剛才所說,皇上最想除去的,是功勞最大和能力最強的,這類人在王朝建立之後也是最靠近權力核心的,換句話說,不少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享有者極大的權力。

正是這種權利,讓很多人不可自拔,而且人們潛在的都有一種思想,那就是我們真心付出之後對於回報的執著,就像春天播種,秋天收穫,十年寒窗,金榜題名一樣。

兔死狗烹人人聽過,悟透之人卻少之又少,只有這幾個人例外

我們幫助皇上舍命打天下,屢獻奇謀,攻城略地,這是我們的付出,所以王朝建立之後我們理所當然的想要得到回報,而且人們總是不可避免的認為自己的付出是別人替代不了的,因為我們自己的付出我們感受的清清楚楚,其中的辛勞和不容易是真真切切的,所以我們越會覺得封賞使我們應得的,隨之而來的權力也會心安理得的接受,甚至還會忍不住去想要得到更多(歷代開國爭功的情況非常常見)。

兔死狗烹人人聽過,悟透之人卻少之又少,只有這幾個人例外

如果這時候有人跟我們說,這些封賞你應該放棄,不然會有危機,我們估計會恨死這個人,此刻我正在興頭上,這麼多年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這都是我應得的,你跟我說放棄?你算老幾?

很多人其實不是沒有感覺到危機,但是對回報和權力的執著,會讓人擁有一種僥倖心理,他們會不斷強化皇上曾經誇獎自己的話,並且想當然的認為皇上應該還是這麼想的,他曾親口說過我的功勞是別人比不了的,並且自欺欺人的相信皇上現在依舊是這麼認為的。

兔死狗烹人人聽過,悟透之人卻少之又少,只有這幾個人例外

哪怕是看到別人在被清理,被殺害,很多人依舊會這麼認為,我和別人是不一樣的,我和皇帝關係是不一樣的,他會遭遇這種結果是因為他確實做得不對的地方,但是我沒有,我一直以來沒有任何逾矩行為,我肯定會沒事的。

我們可以將之理解為活在自己的幻想中,這些開國元勳都是極為聰明的人,因為巨大的不安和對於所擁有的一切失去的恐懼,所擁有的越多,對失去的恐懼就越強烈,為了讓自己心安一些,這個人會不斷地進行自我安慰,建立起一個幻想世界,這時候對於很多原本理智的情況下應該一眼就能看透的問題,我們反而視而不見,或者是自欺欺人的故意看不見。

兔死狗烹人人聽過,悟透之人卻少之又少,只有這幾個人例外

一個人擁有的越多,對於所擁有東西失去可能帶來的結果越懼怕,這些大臣們不知道的是,最害怕失去手中擁有的一切的,是擁有天下的皇帝,這一觀點我在前幾天的一篇文章中有過詳細闡述,在此就不多做綴訴。

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相關評論說,這些人真愚蠢,那麼多的例子擺在面前,這點都看不明白,如何如何,這就屬於標準的站著說話不腰疼,對此我想表達我一直以來的觀點,人在不同層次和境地,心境心態是會完全不一樣的,道理誰不懂?真要輪到你,你也一樣,這是人性所決定的。

兔死狗烹人人聽過,悟透之人卻少之又少,只有這幾個人例外

不過也並非所有人都沒有看透這一點,但是但凡看透這一點的人,都是後世所傳頌的智慧典型,如越之范蠡,漢之張良,明之道衍。

這幾人有一個共同點,首先,就是都非常能謀善斷(超水準的),其次,他們從一開始他們就有著自己的目標,而且這些目標和別人不同,第三,目標從來沒有變過。

兔死狗烹人人聽過,悟透之人卻少之又少,只有這幾個人例外

亂世之中許多人起兵或者打仗,一開始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的,說不定稀裡糊塗的就去了,這時候他們的目標,是領導他們的人給的,提出什麼口號,大家就跟著什麼口號去拼命。

但是打著打著,當局勢慢慢明朗的時候,注意力稍加偏移慾望就開始出現,很多人開始把加官進爵當做目標如此一來如果真的加官進爵了,還捨得放棄麼?

兔死狗烹人人聽過,悟透之人卻少之又少,只有這幾個人例外

范蠡從一開始就是為了讓越國強盛,自己能夠獲得什麼從來沒在乎過,張良一開始就是為了推翻暴秦,讓天下太平,這一點沒有變過,道衍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實現自我的價值,朱棣登基的那一刻,他的自我價值就實現了,也就心滿意足。

用一句當下流行的話,就是這三個人都是不忘初心的人。

劉伯溫能謀善斷不在此三人之下,但是不同之處就在於,劉伯溫從一開始就沒有更高的目標,因為他是被逼著去輔佐朱元璋的,所以後來也就不可避免的迷失了自己。

兔死狗烹人人聽過,悟透之人卻少之又少,只有這幾個人例外

劉伯溫所不知道的是,自古謀士是最容易遭到皇上忌憚的,建國靠的是一刀一槍,治國靠的是政略精要,竊國靠的是陰謀詭計,而其中陰謀詭計是最讓人害怕的。

很多時候陰謀詭計是看不見的,正是因為看到你出了太多奇謀,所以才知道你的能量有多大,能力有多強,誰知道你在不在算計我?你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我猜忌你是否別有用心,劉伯溫如此聰明之人,卻同樣被權力迷失了雙眼,對此視而不見。

兔死狗烹人人聽過,悟透之人卻少之又少,只有這幾個人例外

一個人注意力在哪兒,他就只能看見自己希望看見的事物,不願接受自己不希望看見的事物,範、張、道衍三人因為目標的不同,注意力從一開始就和他人不同,所以才能夠更加清醒的看到他人看不明白的事情,所以都一致的選擇了功成身退,最終才得以明哲保身,所以救贖之道,唯有不忘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