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机器人 通用技术条件》团体标准通过审查

2020年10月23日,由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组织,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的《乒乓球机器人 通用技术条件》团体标准审查会通过视频线上会议形式召开。

会议邀请广州标准化研究院标准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杨晓峰,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研究员、全国资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高昂,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副教授邓震,网易互娱AL Lab资深算法研究员万里红,湖北文理学院副教授秦涛,德国汉堡大学信息学院博士梁洪濯、李双,库柏特(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文伟组成专家评审组,由杨晓峰主任、高昂秘书长分别担任专家评审组组长和副组长。

《乒乓球机器人 通用技术条件》团体标准通过审查

评审会开始,由《乒乓球机器人 通用技术条件》团体标准的牵头起草人,来自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的季云峰博士首先对该团体标准工作整体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由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梁晨汇报了《乒乓球机器人 通用技术条件》团体标准关于乒乓球机器人分类及系统组成、基本功能与工作环境、击球范围检测、击球连续性检测、安全检测等内容。与会专家结合标准内容围绕乒乓球机器人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和质询,提出了具体的审查意见和修改建议。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对专家提出的疑问进行了答疑。


《乒乓球机器人 通用技术条件》团体标准通过审查

最后,评审专家组依据与编制组交流结果,建议标准名称修改为《乒乓球机器人》,认为此标准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可操作性,一致通过该项团体标准的项目审查。

近期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体育”,推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和融合,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我国作为乒乓球运动大国,体育领域的机器人将会逐步普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国对不同用途的机器人标准还须进一步细化,而乒乓球机器人领域还没有一个成文的标准,为了日后乒乓球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有必要制定一个技术标准。起草组通过各种渠道对相关单位进行调研,资料汇总与分析,编写了《乒乓球机器人 通用技术条件》团体标准,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可以帮助企业缩短新产品的研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和对资源利用的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在国内外的核心竞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