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中日必有一戰

1913年,毛澤東決定重啟求學之旅,而湖南第四師範的招生廣告,給了他理由。

學費免費,食宿優惠,畢業包分配。這個條件十分吸引人,同時他對梁啟超教育理念十分贊同,因此,毛澤東決定做一位教書育人的人民教師。

毛澤東:中日必有一戰

毛澤東


毛澤東考入第四師範的第二年,第四師範和第一師範合併,他成為了一位光榮的第一師範學生,這是一所群英薈萃的學院。

第一師範始建於1903年,稱湖南師範館,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雖然歷史久遠,卻是一個實力雄厚的新式學校。

學校聘請的老師皆是一世名傑,例如楊昌濟、徐特立、方維夏等。

學校收錄的學生日後亦是時代的先行者,除了毛澤東,還有蔡和森、李維漢、蕭子升、何叔衡等皆在此列。

第一師範對毛澤東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思想的大廈在此形成基礎,和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毛澤東:中日必有一戰

楊昌濟


第一師範中,毛澤東最喜歡的老師非楊昌濟莫屬。

楊昌濟,長沙板倉人,從小受四書五經之教,推崇程朱理學。留日六年,留英三年,去過德國,到過瑞士。

這樣一個人放到今天,也是一位大牛人。

楊昌濟回國之後辭官不做,投身教育。

其博文廣識,學貫中西,教授的內容很得學生喜歡。

毛澤東也不例外,課外也常常到他家中求教。師生之間,相交甚厚。

而毛澤東這一屆可能是他帶過的最好的一屆學生。

對待課業,毛澤東有自己的取捨,在給頗有點信中寫道:數學、圖畫不花很多精力。他給朋友的信中說:

“從前拿錯主意,為學無頭序,而於學堂科學,尤厭其繁碎。今聞於師友,且齒已長,而識稍進。於是決定為學之道,先博而後約,先中而後西,先普通而後專門。”

毛澤東:中日必有一戰

恰同學少年


從其態度可知,自洋務運動以來引入的西學並不是其學習的重點。

毛澤東苦讀中國古典思想著作,經史子集皆不放過。甚至給好友蕭子升推薦了77本相關書籍,說:“苟有志於學問,此實為必讀而不可缺”

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毛澤東的影響是深入骨髓的,這種治學態度和湖南當地風氣不無關聯。

湖南有著深厚的講學傳統,湘學一直是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支,其中嶽麓書院是最為著名的代表。

湘學注重經世致用之學,主張身體力行的實踐,因此湖南總能開風氣之先。

毛澤東:中日必有一戰

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時期,湖南有賀長齡、陶澍、魏源開變革之風,從譚嗣同、熊希齡到黃興、宋教仁,維新到革命,湖南學子從未落於人後。

毛澤東生於斯,長於斯,和這方風土深深的融合成一體。

比如如今我們常常說的實事求是,就是湘學的思想。

1916年,嶽麓書院把這四個字掛在了講堂中。而毛澤東因為楊昌濟的推薦兩次求學於嶽麓書院,而實事求是四個字,被毛澤東介紹給了全世界。

對於實的追求,一直是毛澤東孜孜不倦,在校期間,毛澤東常常和朋友一起外出遊歷,結交各色人等,體察社會風俗。

毛澤東愈加了解社會現狀,身上的使命感就愈加強烈。

毛澤東:中日必有一戰

袁世凱


此時,中國變動的風雲不曾停歇,辛亥革命後,袁世凱接掌大權,遭到日本逼迫,做起了復辟大夢。

反袁聲浪高漲,毛澤東把湯化龍、康有為和梁啟超的文章刊印出來,在學校內外散發。

做了83天皇帝,袁世凱一命嗚呼,黎元洪恢復共和,國內南北和解的呼聲開始

毛澤東有感於法國革命的慘劇,傾向北洋政府,在給朋友的信中對段祺瑞和黎元洪的努力大加稱讚。

同時,他對日本始終抱著謹慎,稱“日人誠我國勁敵”,深信中日之間必有一戰:

“二十年內,非一戰不足以圖存,而國人猶沉酣未覺,注意東事少。愚意吾儕無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孫,止有磨礪以待日本”。

後來的事情,大家瞭然了,抗日戰爭持續了8年之久。

毛澤東:中日必有一戰

抗日戰爭


縱觀毛澤東的求學生涯,在1916年有個明顯的轉折。

在此之前,他著眼於中國傳統文化,希望找到可以濟世救民的藥方。

但是,外面的波濤變換,使得毛澤東的學習重點有了轉變,讓他的思想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