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应在善意的边界内蓬勃发展,个人信息不该被过度收集

如今,扫二维码点餐、下载App都经常被要求授予个人信息权限,网络平台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现象比较普遍。前不久,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有效遏制和打击过度采集个人信息现象成为关注焦点。你觉得你的信息被过度收集了吗?


大数据应在善意的边界内蓬勃发展,个人信息不该被过度收集

日前,有报社对197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2%的受访者觉得自己的信息被过度收集了,66.1%的受访者指出很多手机应用不授权就没法用,用户只能被迫接受。防止信息被过度收集,61.3%的受访者建议不随便填写、提交个人信息,尤其是财产、生物识别等敏感信息,59.2%的受访者建议认真阅读应用权限、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

调查中,受访者觉得手机号码(60.1%)、通讯录(53.1%)、身份证号(47.6%)和位置(46.1%)等信息被过度收集了。其他还有:用户个人照片(32.8%)、财产状况(22.4%)、短信(21.9%)、生物识别(15.8%)、生理信息(10.5%)等。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介绍,当下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是超出了用户协议的规定,其次是超出了产品的性能和功能性的目的,比如说手电筒APP需要访问通讯录,第三是超出了法律的规定。

“过分收集个人信息,主要还是出于商业利益。收集的信息数据越多,商业价值就越大,轻则可以利用用户画像做精准营销,发送商业广告,重则将一些信息用作犯罪活动。”朱巍说。

在互联网行业有一种操作叫做行为追踪。换言之,我们在网上做的任何事情都会留下电子痕迹,行为追踪业务就是采集这些痕迹,借以分析一个人的行为偏好,并把这些数据卖给产品商或服务商,以便提供“完美个人化”的、量身定制的产品或服务。这是一桩很大的生意,无数互联网企业在靠这个赚钱。

而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都在自愿地以各种方式披露个人信息,——淘宝、微博、微信、QQ等。

虽然听起来很没道理,但是对不起,其实信息是你主动暴露的。

如果我们用线下世界的经验来理解网络世界,就像你经常去某个餐厅点某个固定菜式,等你第十次再去消费的时候,老板都不用问你今天吃什么,他会直接说:“老样子?”然后给你提供“完美个人化”的服务。

但是网络世界却并不那么温馨。所谓的“完美个人化”产品或服务,其实已经侵犯了我们的隐私。一天下来,你只在其中一两个网站上有过行为,但可能有七八十个站点都在追踪你。

在完美的个人定制服务背后,实则是大数据的整合和“偷窃”。

事实上,大数据时代,技术层面上已经可以很容易完成地所谓“完美个人化”的数据处理了,也就是说,通过对你网上行为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可以在你并未主动提供实名信息的情况下,准确分析出你是谁、你在哪里、你在干什么。从商业角度看,这样可以方便商家提供各种各样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支付宝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日常消费行为来构建个人信用体系了。这个方面其实不光是商业机构在做,国家也在做,比如说违法记录,你的交通违规,或者法院判你败诉,你没有主动去履行判决,这些都会进入社会信用体系,甚至会导致你高铁票、飞机票都买不了。上海也正在尝试通过地方性立法来规范社会信用体系。以后整个体系会逐渐地整合,商家会利用政府的这套信用体系,政府也会去利用商家的体系,整个社会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法网。

国家,政府,企业,家庭为了个人隐私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信息的应用过于广泛导致个人数据泛滥。实际的情况是,只要你愿意付出金钱和时间的代价(不高),绝大部分普通人的基本信息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而再多花点钱甚至可以获取到影响别人正常生活的秘密信息,有很多人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做着并不合法的生意。在有技术能力的大公司面前,大部分人在网络上的行为跟裸奔差不多,只不过出于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不去侵害隐私权而已。

立足互联网时代,数据已成为界定一个人网络属性的细胞,它早已不再是“身外之物”。数据滥用将会带来不可控的后果,对数据的保护,再怎么用力都不为过。而要保障个人隐私权利,保证大数据不被异化,既需要监管部门尽快拿出强化隐私保护的互联网法则,也需要科技公司更有良知、更有担当,让大数据在善意的边界内蓬勃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