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此文謹獻給疫情期間,溫情陪伴孩子的父母!

某權威媒體曾做了一次有關親子陪伴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三成的父母在工作日和週末有固定的時間陪伴孩子,曾因為工作而取消與孩子約定(說話不算話的父母)佔到了調查當中的73%!

我們的孩子現在都太孤單了,因為缺少陪伴,所以才去尋找替代品,手機、電視成了首選,各種網癮和不良嗜好接踵而來,最後變成一個失控的孩子。

其實,對孩子來說,比起更加豐厚的物質條件,他們更想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回頭的時候看到父母就在身邊,這種安全感往往是無價的。

在孩子成長最重要的童年,父母的缺席對孩子的傷害真的太大了。

聽一位朋友說,她從小就跟著奶奶在老家長大,父母在外地工作,只有逢年過節才回去看她。剛開始,她經常掰著手指盼日子,因為有好吃的零食、新衣服、新書包。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更渴望能呆在父母身邊。


後來,知道不可能實現以後,就漸漸看淡了。因為從小缺失父母的關愛,她一直都極度沒有安全感,很難和別人建立親密的依戀關係,和父母的關係也很疏遠。平時喜歡一個人獨處,卻又渴望有人給予自己溫暖。這樣矛盾糾結的性格,時常讓她活得像個自閉症患者。


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像朋友這樣的人絕不在少數。成年人的世界很大,有數不清的應酬和工作,還有各種消遣,對孩子也寄予許多厚望;可孩子的世界很小,裝的全是父母,小小人兒也只是希望爸爸媽媽能陪在身邊,僅此而已。在孩子的心裡,能和父母一起嬉笑打鬧,勝過金山銀山。

孩子的優秀,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支持。教育專家曾說:“父母在該教育和照顧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藉口工作忙而忽略對孩子的陪伴。在年老的時候,一切榮譽和金錢都是過眼雲煙,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淡。”

你對孩子的用心陪伴,將會是這輩子最好的投資,而且永遠不會虧損。孩子就如一顆種子,父母的陪伴與關愛就是陽光雨露,可以催生種子萌芽生長,最終回報給世界一棵蒼天大樹。

疫情階段,每個孩子的家都變成了“學校”,客廳變成 “操場”,臥室變成“教室”,父母變成了“班主任(兼老師)”,全天候的陪伴。父母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幫孩子學習如何制定和執行計劃,充分利用時間,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會養成一些受益終身的好習慣,而且通過控制自己的行為,可以培養一生中不可或缺的自制力。


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親子閱讀——以書為媒,潤物無聲

當爸爸媽媽和孩子共讀一本書時,很容易會讓孩子覺得讀書是一件非常快樂事情,進而更願意自發地去進行閱讀。通過共讀,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一同成長;通過共讀,為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通過共讀,可以帶給孩子歡喜、智慧、希望、勇氣、熱情和信心。

親子對弈——黑白分明,棋樂無窮

孩子與父母對弈本身就彌足珍貴,即使“黑白分明子數停”,也能享受快樂,薰染孩子,陶冶自己,留下可愛的溫馨畫面。對弈無所謂輸贏,關鍵是看對弈的人、對弈的過程,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能力、計算能力、記憶能力、創意能力、思想能力、判斷能力、控制能力,也增強了孩子的右腦開發,使孩子能更好的分析事物。


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親子游戲——與時舒捲,玉汝於成

孩子們和爸爸媽媽開展親子游戲,不僅有益於親子之間的感情交流,密切親子關係,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而且對於孩子的實物遊戲和夥伴遊戲也具有重要的促進和影響作用。家長在參與中也能回味著童年的快樂,珍惜與孩子的每一時每一刻,一起享受別樣的成長快樂。

親子勞動——融入家庭,感受生活

生活是家庭教育的源頭活水,用心生活就是構築未來,就是播種教育。一起做飯、洗衣、摘菜,體會生活的瑣碎,以及瑣碎裡的勤勞、細緻,讓孩子融入家庭事務中,培養孩子對家庭責任的擔當與分享,在力所能及的勞動中感受自我的價值感,感受到勞動的魅力。孩子在勞動中也體會到了父母的辛勞,給父母揉揉肩,捶捶背,讓孝道的品格在一代代中傳承。

父母的陪伴並不只是一種儀式,也是給予孩子的有效教育,是走進孩子內心的最好路徑。陪伴,是愛與關注,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向孩子傳遞的耐心、溫暖與愛都會被孩子一一吸收,成為他們成長中的重要養分。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此時此刻,希望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是他們最親愛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