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爆瘦26斤:一个中年人的身材就是他的人生状态

高晓松爆瘦到单薄,竟然上热搜了?

毕竟上一个因为爆瘦上热搜的还是郑爽。

主要是我不太懂,高晓松减肥这事有啥好令人喜出望外的,毕竟摸着良心说,减肥前后,他无非就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丑着:之前是胖着丑,现在是瘦着丑。

高晓松爆瘦26斤:一个中年人的身材就是他的人生状态

还记得《探世界》第二季开播的时候,高晓松开篇就说了他决定减肥的缘由:眼看自己又要过生日了,年纪渐长的缝隙里开始琢磨自己还能在哪些地方和“生活比划比划”呢?索性想着就拼拼颜值吧,因此就开始节食减肥。

于是乎,26天减重26斤,他从八十多公斤瘦到标准体重七十一公斤。从这惊人的减肥速度不难看出其和生活比划的斗志。
但很不幸,生活是公平的,已经给了他才华,就坚持不再给他颜值。

高晓松爆瘦26斤:一个中年人的身材就是他的人生状态

(哦,这过分的脸部磨皮,以及这击碎人眼球的穿搭)

这或许就是中年人要勇敢追求的“诗和远方”:明知道瘦下来也不可能和吴亦凡一样帅,但还是倔强地减了肥。

话说回来,健康地瘦着总比邋遢地胖着好。

毕竟当下大多数中年人的身材管理理念就是: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胖而短暂地活着。

很多年轻人是一路吃着吃着走向了中年,并不能充分地意识到肥胖把中年人锤成了什么样子。只有当自己看到同龄人突然暴瘦的那一刻才能恍然觉察,比如陆川,他就在微博上一顿夸,赞叹高晓松“太励志了”。

高晓松爆瘦26斤:一个中年人的身材就是他的人生状态

年轻人惊奇:中年人减个肥怎么就成励志了?

因为到了一个特定的年纪之后,只剩长胖是生活中最容易的事。

你的老板会辜负你,你的爱人会离开你,你的孩子会折磨你……但只有食物不会,只要你吃,就一定会长肉。

很多人说中年人的肥胖就是因为不自律。

我不这么认为。

那个斗志昂扬、新陈代谢旺盛的你,在尔后的某一天倏然发现,岁月无情留给你的是生活的一地鸡毛,以及那些从未实现过的期待。

食欲,是在世间各种求而不得的欲望中最容易实现的一种。

因此,一个人步入中年的标志不是年龄,是从腰围失控开始的。

更可怕的是,一旦失控,就很难收缰。

原因不是新陈代谢变慢了,而是中年人在生活捶打中越来越看清了生活的真相。

生活的真相就是无聊无趣,所有的人生意义都是强行赋予的:婚一定要结么?孩子必须要生么?不买房天理难容么?不接受996就要被淘汰么?……

在无数个感到人生可悲的时刻,就仅有食物还能填补心中的空虚了。

婚姻不能给人慰藉,孩子不能,现实的生活不能,只有在早上喝下一大碗粥,吃下几根热乎乎的油条之后,心里才能觉得满足;只有深夜孤独无助的时候,吃掉一盒炸鸡,喝掉一杯甜甜的奶茶之后,才会觉得生活没那么苦……

生活里那么多身不由己,但好歹我点开外卖app选餐的时候,是自由的,是听从自己内心的。

很多人其实不是下不了减肥的决心,而是舍不得在步步紧逼的生活里自己为难自己。

因此,从这种如泥淖般的中年日子里将自己拔出来,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所以,减肥,是中年人对待生活的最后一丝珍贵的倔强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晓松的确是励志的。

纵览身边的人,我发现一个人的身材就他人生状态的注解,总是要经历拧巴到放弃,最后和解的过程。

之前看朴树在录着节目的时候说到了他回家睡觉的点了,最近又看阿朵录着节目时到点就要睡,每天必须睡够8小时,看来人一旦到了某个年纪就有了必须到点睡觉的自觉,自然而然就有了和这副皮囊和谐共处的默契。

高晓松爆瘦26斤:一个中年人的身材就是他的人生状态

蔡崇达在《皮囊》里写:“皮囊有心,不管这具皮囊是什么质地,它包裹着一颗心。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这颗心很多时候是睡去了,有时醒来。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

从心睡去到心醒来,大约就是一个看清了生活的真正面目还依然热爱生活的过程,这也许就是公园里那些大爷大妈健起身来都很野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