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大地—名人篇2

本期介紹來自山西的四位名人

三晉大地—名人篇2

傅說

傅說(約公元前1335——1246)

天下第一廉臣, 據正史典籍、近年考古發現及傅氏早期家譜等文獻記載,是中華漢族傅氏家族的始祖。殷商王武丁的至高權臣--大宰相(即上三公第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及建築科學家。其在今山西平陸東從事版築時,被武丁擢拔為相。擔任相國之後,輔佐武丁,大力改革政治,開創了商代後期的極盛時期。史稱:殷道大興。關於傅說與武丁君臣際會的傳說,在唐代孔穎達《尚書正義》等有載反映出傅說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三晉大地—名人篇2

晉文公

晉文公(前697年~前628年)

姬姓,名重耳,獻公次子。春秋時期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在其在位期間(前636年—前628年在位),對內重用狐偃、趙衰等人,實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致晉“政平民阜,財用不匱”;對外,勤王平亂,“諸侯服從”。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今山東鄄城臨濮集)之戰,大敗楚軍,“一戰而霸”。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大會諸候,被周天子策命為“伯候”,成為諸侯霸主。

三晉大地—名人篇2

介子推

介子推(?~前636年)

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稱介子。曾隨重耳(晉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割股啖君。文公返國,介子推“不言祿”,隱於綿山。據傳,晉文公欲求卻不得,放火焚山,抱樹而死。晉文公曾以綿上作為介子推名義上的封田,以“志己過,旌善人。”故綿山亦稱介山。其潔芳善行,世受尊崇,是中國傳統觀念中的忠義之士的精神淵源。寒食節祭祀介子推也由此而興。

三晉大地—名人篇2

程嬰

程嬰

春秋時期晉國卿。趙朔的友人,生卒年俱不詳,主要活動在晉景公時期(前599~前581年)。景公三年(前597年),趙氏家族遭難,趙朔妻莊姬避於景公宮,生遺腹子趙武。程與友公孫杵臼合謀,瞞過了仇人,保存了趙氏最後血脈。杵臼殉身,程嬰將趙武養大,使其復趙氏之位。後亦自殺。程嬰和公孫杵臼的事蹟,為後世廣為傳頌,編成戲劇;甚至流傳到海外異邦。

本期為大家介紹了四位山西曆史名人,下期接著為您介紹山西的歷史名人。

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