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好數學(二)——透徹理解圖形特徵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係與空間形式的本質特徵的,而圖形是空間形式的數學反映。認識圖形,理解圖形的特徵是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任務。

這裡我先講一個真實的事情:一次我在一個示範小學校聽一節數學課,課題是《認識長方體正方體》。課後進行評課活動,授課教師先進行一番自我說明與展示,說到最後時,這位教師給在場的人提出一個他自己的疑問,並且說他自己一直弄不明白,問題是:長方體有六個面,六個面是長方形,但是也可能是正方形,六個面中可能有兩個是正方形,其餘是長方形;那麼可不可能六個面有兩個以上的正方形呢?比如有三個是正方形,另外三個是長方形;或者是六個面有四個是正方形,另外兩個是長方形。

以上問題的解答,涉及到對長方體特徵的理解。長方體的特徵是什麼?小學老師會這樣講,長方體有六個面,相對的兩個面相等;十二條稜,分成三組,每組相等;有六個頂點等等。老師講得都對,但是沒有抓住本質特徵,對學生學習理解長方體是不利的。那麼長方體的本質特徵是什麼呢?我的看法是,長方體的本質特徵是長方體的長、寬、高。長方體的長、寬、高中如果有兩個量相等,比如寬和高相等,那麼長方體必有兩個面是正方形。而且無論長寬高中哪兩個量相等,長方體都只有兩個面是正方形,而且這兩個正方形的面是相對的,不可能六個面有四個是正方形,另外兩個是長方形。當長方體的長、寬、高都相等時,長方體就成了正方體。

再舉一個例子:等腰三角形的定義是有兩個邊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特徵是什麼呢?兩腰相等、兩底角相等、頂角的平分線與底邊上的中線、高重合等等。對一個初中生學習平面幾何來講,等腰三角形的以上特徵都要掌握,然而,對高中生來講,等腰三角形的本質特徵是底邊上的高過底邊的中點。在解決解析幾何問題時常常用以上特徵,而不是用“兩腰相等”。

理解圖形的特徵,對數學學習至關重要,而且在不同的學段,圖形特徵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圖形的特徵學習既要全面理解,又要抓住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