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子如杀子”! 毁孩子的这10大溺爱表现 你家有几种?

一、让孩子高人一等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被人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吃的东西放在他面前,仅供他一人享用;

如:“隆重的生日”,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上学的还得请全班同学吃饭…

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二、不让孩子独立

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不让他独立做事。

更有甚者,把孩子变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

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三、一哭一闹就投降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四、当面袒护孩子

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

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家长庇护得了孩子一时,庇护不了孩子一世。孩子和家长都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摆正位置、调整心态。立,给孩子断乳的契机。

应该说,解决的办法是双方面的,一方面,孩子自身要有独立意识和敢于接受生活挑战的勇气,不怕苦、不怕累,锻炼自己从独立报到、洗衣服、吃感冒药这样的生活琐事做起;

另一方面,家长应该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身份,对自己的孩子要有信心,放手让其参与生活锻炼和社会竞争。

五、央求孩子

孩子不吃饭就边哄边喂,孩子不睡觉就用满足孩子要求的方式哄她睡觉,殊不知,家长越是央求孩子,孩子就会越任性,久而久之,家长的威严就不复存在。

六、什么都代替办

放学书包舍不得孩子背,孩子自己的玩具,自己的房间都帮着收拾整理;孩子和小朋友闹矛盾了大人立马帮着处理;小孩;那么以后长大了孩子遇到的所有困难都会因为缺乏锻炼而变得胆小懦弱,这都源自从小父母的过分溺爱,没给机会让他锻炼,等孩子必须面临社会,要自己处理问题的时候才会出现应付不来。

七、觉得孩子玩电子产品更聪明

经常听到有人夸孩子,这个人家的孩子真聪明,他妈都不会玩微信,他却玩的溜熟,电脑上的东西都懂。所以任意让孩子做屏幕党,手指党。要知道孩子过多的接触手机电脑会让他感觉读书是枯燥无味,小孩的自制力差,会很容易沉迷其中。

八、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九、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十、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这些溺爱的现象,多多少少,轻轻重重,都会出现在许多家庭中,这些现象产生的后果,家长们都不希望出现在自己孩子身上,我们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为孩子创造更美好的成长环境。我们不要整天只会对孩子指手画脚,评判孩子的不足,没有哪个强者会去评判弱者。

有句话说没有规矩不成圆,在家庭一样受用,要和家中的每位成人成员要沟通一致,达成一定的共识,制定规则贴放在在房间明显地方,大人和孩子都要遵守,可不能只是为了约束孩子,父母应该做得更好,起榜样作用,让老人尽量配合教育就行,有了规则孩子们会觉得被約束不适应,因而建立亲子关系就很有必要,除了平时陪孩子除外,每天定时陪孩子玩孩子喜欢玩的游戏,多陪孩子亲子互动,拉近亲子关系。

未来必然是属于孩子们的,真正需要学习的是我们,让我们通过成长,滋养我们的灵性,重新找回智慧,我们才配得上拥有那么好的孩子。

“惯子如杀子”! 毁孩子的这10大溺爱表现 你家有几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