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靈讀古文之《三衢道中》讀一讀陸游老師的詩

三衢道中

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這首《三衢道中》是宋代詩人曾幾的詩,他是陸游的老師,經歷了靖康恥,從北宋到南宋的整個過程。題目就是行走在三衢山的路中,走在山中一般都是寫景,借景抒情。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梅子成熟的時候卻是天天都是晴天,泛舟到了小溪盡頭又得改走山路。首聯和頷聯看似很突兀。但都是寫出了作者的心情,梅子黃時雨,江南的梅雨季節就是這樣,梅雨季節就是凹糟,讓人糟心之時,這裡卻每天都是晴天,看起來就讓人開心,喜悅。頷聯有其學生陸游的"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泛舟到頭沒路了,這叫失落,卻有了山路,又是滿心喜悅。前兩句透露出曾幾內心的喜悅之情。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綠樹成蔭和之前走過的路相比,並沒有減少,反而是多了四五隻黃鸝的名叫聲。頸聯自然承接上文來時路,也就把感情也自然而然的帶動過來了,綠蔭不減,喜悅也就不減,更是有黃鸝助興,顯示出其內心的的喜悅愈加濃烈。

通常到這裡全詩就賞析結束了,說這是一首寫曾幾對大自然喜悅的詩,融情於景,很是自然愜意。鳳靈卻覺得這詩有著另一種意思,要知道曾幾和曾開兩兄弟都是有著濃濃的愛國情懷的人,曾經力拒秦檜和議而罷官,所以鳳靈從這詩裡讀出了點別的。

梅子黃時是時節,有暗指時代的意思,首聯就可以看成大宋疆土動盪不安,卻得意偏安一隅。後面的就有著暗指,北宋走到了陌路如今建炎南渡有中興之兆。即使南渡時候死了很多人,朝廷仍然有著一些奸佞的小人,但是大宋的國力在日漸恢復,更是出了向岳飛,韓世忠這些的抗金名將。全詩借景抒情,託物言志,通過自己的喜悅,表達了對大宋沒有滅亡的喜悅,南宋重振旗鼓的感嘆,有著對未來收復河山的憧憬,在鳳靈看來是一首愛國詩,一山一水揭示大宋,愛這片土地,才能有這份濃濃的熱愛,即使再困難也改不了初衷。

鳳靈讀古文之《三衢道中》讀一讀陸游老師的詩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