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天有我”,超大社區治理的樣本

日前,由北京聯合大學首都法治研究中心牽頭,與中國人民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高校聯合主辦的第3期“迴天治理論壇”在京召開。本期論壇以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為主題,組織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機構負責人以及社區居民代表,一起探討回天地區社會治理中行之有效的理念、方法和路徑,構建迴天社區“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據12月5日千龍網訊)

“迴天有我”,超大社區治理的樣本

大城市之“大”,究竟“大”在何處?就拿北京來說吧,一個回龍觀和天通苑社區,就居住了80多萬人,相當於一座中小城市的規模。社區治理難度可想而知。毫不誇張地說,管好這樣的社區,比管好其他中小城市還要難。不過令人欣慰的是,近年“迴天地區”面貌大有改觀,扔掉了昔日“堵點”“痛點”之帽,實現了華麗蝶變,創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幸福家園的“迴天有我”品牌,為其他大城市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超大社區治理樣本。

“迴天有我”,超大社區治理的樣本

回龍觀和天通苑社區何以由“堵”到“暢”、由“亂”到“治”,在並不長的時間內舊貌換新顏?黨建引領、吹哨報到、各方參與即是其中的重要秘笈。市委書記蔡奇八次深入此地調查研究,各級黨組織上下聯動齊齊發力,迴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重磅出臺,實施一年多的“迴天有我”社區服務活動覆蓋其內的129個社區(村),913場次活動涉及10個社會治理領域,7.4萬餘人次參加。僅今年6月到8月,32家市直單位來此開展202次報到服務活動,推進一系列民生難題破解……人人動手建設家園,個個努力扮靚家園,“迴天有我”即是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迴天有我”,超大社區治理的樣本

找短板是為了補短板,補齊了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短板,全面小康的“木桶”才會裝滿幸福之水,滋潤每家每戶每個人的生活。如果說過去的城市發展主要是拉大框架,現在則是要施出繡花功夫,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把每個空間擦亮,使所有人都能從生活環境中找到獲得感幸福感。期待這種黨建引領、各方共同參與社區治理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把大社區建成“大而強”,把小社區建成“小而精”,使所有社區都變得更加美麗宜居溫暖和諧,承載起我們的脈脈鄉愁,成為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園。

“迴天有我”,超大社區治理的樣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