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摩托书记”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肖畅 通讯员 彭文强 田淑梅

沿着水泥公路盘山而上,沿途竹林郁郁,烟雾袅袅。三五村居散落其间,不时传来几声犬吠。红军将领黄公略的故乡——湘乡市公略村,便坐落在这大山深处。听说村里有位“摩托书记”,4月23日,记者驱车探个究竟。

“你找张书记?我看他的摩托车停在熊老汉家,你去他家看看,准在!”在热心村民的指引下,记者见到正与贫困户熊沛芳谈话的“摩托书记”张志强。前坪立着一辆蓝色女式摩托车,车身有不少剐蹭痕迹。

海拔700余米的公略村,山高路陡,是湘乡市自然条件最差的行政村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2户291人。2018年3月,湘乡市水利局干部张志强被派驻到这里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刚到村里时,走访群众要么步行,要么搭乘村干部的车,很不方便。”张志强说,“后来干脆买了辆二手摩托车,只是山路难骑,容易摔跤。”

村民经常看到身高近1.8米的张志强,骑着这辆女式摩托车穿梭在村组山道。92户建档立卡户的情况摸透了,基础设施的短板掌握了,群众所思所想也调查清楚了。时间一久,大家干脆叫他“摩托书记”。路上碰见他,会拦车“吐苦水”,也会蹭一下“顺风车”。

去年,74岁的熊沛芳就在搭顺风车时吐起了苦水——家里水管压力不够,水量不足,饮水成了最大困难。

张志强把熊沛芳的烦心事记在心里。通过走访他发现,饮水安全问题不只是熊沛芳一家。由于村里海拔较高,集中取水点分布较远,多户村民共用一口水井的现象比较普遍。一到秋冬干旱时节,村里将近一半的农户为饮水发愁。

张志强积极奔走,多方争取资金政策扶持。在湘乡市水利局的支持下,他带领当地群众掘新井、筑水塔、铺管道,新修了5处饮水工程。如今,甘甜的山泉水变成自来水,村里近800人告别饮水难。

这几年,张志强一门心思扑在村里,一个月中连着20余天没回家是常事。“在读初中的儿子问得最多的就是‘爸爸怎么还没有回?’”张志强的妻子是下岗职工。言语中,47岁的他难掩对家庭的亏欠。

硬化道路、兴修水渠、整修山塘,牵线搭桥成立南竹种植加工合作社、养鱼专业合作社、养蜂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致富增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户12人、危房改造19户53人,92户贫困户已脱贫87户,剩余5户纳入兜底保障……张志强的努力、村里的变化,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2019年7月15日,公略村9名贫困户代表坐了近2个小时的班车,把一面锦旗交到湘乡市水利局负责人手中。今年3月26日,公略村村主任熊立红又带着4名村民代表送去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扶贫路上见真情,脱贫百姓永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