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駐華貿易使節重申華為可參建英電信網絡

英國駐華貿易使節稱疫情或助長保護主義 重申華為可參建英電信網絡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趙覺珵】在多國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對全球經濟及貿易活動造成衝擊,與此同時,這場危機也在一些國家掀起了反全球化的聲浪,為全球經濟復甦蒙上陰雲。英國駐華貿易使節彭雅賢日前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考驗,各國可能會向保護主義政策靠攏,但歷史已展示了這種做法的後果。這位長期負責英中貿易事務的官員強調,“英中兩國仍將致力於國際自由貿易,並努力在這場危機之後加深雙邊貿易關係。”

圖為英國駐華貿易使節彭雅賢(Richard Burn)

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對全球貿易造成嚴重影響。中國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5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6.4%。同期,中國對英國的進出口總值為107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9.7%。

彭雅賢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雖然他還沒有得到英方的統計數據,但中國英國商會的一項調查顯示,有97%的企業表示經營受到疫情嚴重影響。目前,英國國際貿易部(DIT)已成立專門團隊,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在華英企提供建議和支持,DIT旗下的英國出口金融公司(UKEF)已經提供超過40億英鎊支持英國企業的對華出口。“我們將竭盡所能,確保企業得到保護,經濟保持強勁增長。”彭雅賢說。

“面對當下的危機與考驗,世界各國可能會傾向於採取保護主義政策。歷史向我們展示了這些措施的後果,如進口價格上漲,消費者價格上漲,經濟競爭減少以及對創新和研發的負面影響”,彭雅賢強調,自由貿易是全球繁榮的基礎,“它降低了價格,擴展了選擇範圍並鼓勵創新。在我們賴以生存的、相互交融的世界中,保持開放的供應鏈是至關重要的。貿易方式和生產中心的突然變化將令世界浪費本不必要的時間。”

彭雅賢提到,英國政府認為,一個強大的、基於規則的貿易體系符合所有國家和所有人民的最大利益,讓所有國家都能獲得所需的商品和藥品是非常重要的。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貿易將在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危機的影響上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並幫助人們和企業恢復常態。

正如彭雅賢所言,包括口罩、防護服、呼吸機在內的醫療物資正通過國際貿易在全球流動,填補各國存在的需求缺口,幫助當地更好地防控疫情、救治患者。彭雅賢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英國駐華大使館已與英國衛生部合作從中國採購醫療設備或接受捐贈,並將它們運送到英國各地的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醫院和療養院。本月2日至25日,英國政府已安排20架包機從中國運回醫療設備,其中包括採購或接受捐贈的超過2100萬件個人防護設備(PPE)和1016臺呼吸機。此外,英國公司也正在與中國合作,例如醫療企業朗道(Randox),他們開發的新冠病毒檢測工具已在武漢和廣州使用。

在採訪中,彭雅賢再次強調了英國政府對中國華為公司的立場。“英國已經在今年1月決定,華為可以加入英國未來的電信網絡,包括5G,但由於華為是‘高風險供應商’,因此會受到某些限制”,彭雅賢說,選擇哪家公司作為供應商,將是英國電信運營商自身做出的商業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