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坞的青春祭


2013年中秋前两天,邓晓东来电话说联系一下在华东地区的同学来杭州小聚一下,每次有同学聚会,我都会义无反顾的参加,毕竟能成为同学就是一辈子的缘分,所以邓晓东一提议,我当然是积极响应。邓晓东说他负责联系同学,我在杭州就负责订酒店安排接送等。高中毕业二十年了,我们都已进入不惑之年,已经不再是属于喧嚣的年龄,我们的相聚更多的是在经历了一些风雨后,在我们比较淡定的谈笑间,对往事的回味和怀念,于是,一个宁静,清新,同时又有一些古韵的地方应该是比较适合我们的聚点,所以,就把地点选在了青山环绕的梅家坞。初秋的梅家坞,满山遍野的龙井茶在秋日的阳光中仍然是绿意盎然,在此地让我们的心穿越在那青葱的岁月,对我们的青春进行一场虔诚的祭奠。


确定好相聚的时间和地点后,掏出手机,就在手机上就完成了酒店的预订,科技的发展总是让人不可思议,这二十年来变化的结果是社会总是新的,而我们正在老去。在华东地区的同学知道的也就六个人,这其中邓晓东,吴正,陈琦,李永德都曾见过面,但屈指算来也是二三年前的事了,不是没有机会,也许是没有时间,或者有时间没有心情,因为对于我们不仅仅是一个人,生活已经不会让我们随心所欲。在苏州的同学潘光燕高中毕业后一直没有见过,虽然杭州离苏州很近,而我也常去苏州,但一直没有见面。想一想一个当年只和你说过几句话或者一句话也没说过,在二十年后给你电话并且准确的叫出你的名字,然后说我是你同学某某,我还记得你,你还记得我吧!你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所以当潘光燕给我电话说决定来杭州参加同学聚会我的心情还是相当激动,二十年前结下的同学情谊在二十年来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已经变成了近似于亲情,只要听到对方叫你的名字就会感觉到很亲切。


相聚的时间终于到来,是在中秋节后的一天,一大早我就开车去火车站接他们,邓晓东从南京过来,陈琦和吴正从上海过来,潘光燕他们一家自己开车从苏州来杭州,中午的时候,我们都到了梅家坞我订好的酒店。一进酒店大厅我就急切的搜寻着那二十年没见面的潘光燕同学,我的记忆里还是她二十年前的模样,我想要知道的是二十年来的光阴有没有摧毁我年少的记忆,但我还是很容易就认出了坐在沙发上的潘光燕同学,惊喜之余,我只能感叹时光的无情,在我们的脸上留下岁月的痕迹。我们的活动安排是吃完中午饭,从杭州的老十景之一的云溪竹径上山,然后在梅家坞下山后喝茶聊天吃晚饭。中午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进入穿越的状态,不停的说着过去的人和事,争相看着陈琦手机拍的同学的照片,并且连蒙带猜的说着照片上同学的名字,我给张伟,潘彬,胡代理打电话,并让他们和聚会的每一位同学说说话,考一考他们的听力,看看他们能不能听声音就能说出同学的名字。但如果潘光燕不主动说出自己的名字,他们的听力就会在潘光燕处卡壳,因为他们和我一样高中毕业后也没有和潘光燕见过面,而且潘光燕在当年比较低调,我的印象中我们几乎就没有说过几句话吧,好像有很多同学都是这样的,因为要好的同学就那么几个,但为什么二十年后,我们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话呢!是人生的经历让我们变得更理性,更坦然的面对过去和现在的相聚,是生活教会我们在相聚中享受着交流的快乐,也许我们不曾说过一句话,也许我们仅仅就是连名字都记不住的同学,这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共同拥有并度过那段岁月,我们的心都曾蠢蠢欲动或者荡漾过,这就足以成为我们喋喋不休的理由。


中午饭算是草草结束,沿着茶园来到云溪竹径,听说要爬山,陈琦因为带着五岁多的儿子,估计爬山对她娘儿俩是个不小的挑战,她就放弃了。我们在云溪竹径合了一张影,再过二十年这又将会成为我们岁月的见证。云溪竹径的山不是很高,大概三百多米吧!我们一边爬山一边聊天,就像回到我们的少年,一群野性的孩子在野外漫无目的的游荡,没有束缚,象风一样自由,象云一样飘扬。但已经不再像当年那样你追我赶,对着远山来个野性的呼唤,我们的步伐已经不再轻快,特别是我们当中年龄最小的邓晓东,居然步履蹒跚,几乎是拖着腿到了山顶,和我们爬山中唯一的女同学潘光燕相比,就两字:惨败!潘光燕爬山的步履比我们这帮大老爷们还轻盈,潘光燕说这都是当年农村生活时走路练出来,底子还在的。她十一岁的儿子是年轻最好的见证,满山遍野的狂奔,她儿子的老子是湖南人,倒是个率性的人,知道我们同学见面不容易,自顾自的和儿子拍着照,让潘光燕陪着我们走,男女搭配,走路才不累,不然把邓晓东累趴,我们就没办法了。在山顶,在能远眺奔涌的钱塘江的地方,我们又合了一张影,让青山作证,在我们不再年轻的时候曾经来过。


下山已经是六点左右,梅家坞已是灯火通红,中秋小长假让梅家坞变得有些喧嚣,我们找了一个农家乐,准备开始这场青春祭奠的盛宴,我和李永德都叫来了老婆孩子,也是想让这场盛宴能多一些温馨,少一点伤感。几杯杨梅酒下肚,大家都打开了话闸,于是二十年前关于青春的秘密,全都被公诸于众。当然,曾经拥有骄傲的青春的陈琦必然就拥有很多话题,当年她和目前在成都当医生的同学何丽是我们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们一出现,几乎就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虽然有点夸张,但她们的确是校园的风云人物。她们俩都来自城市,而我们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都没见过什么世面,第一次看到女的穿着可以这么漂亮,虽然还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可以露出优美惹火的线条,但若隐若现间,也是第一次知道美居然还可以让人脸红心跳,美居然还可以让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可以说她们俩对我们对于女性的审美观的普及和建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启蒙的作用。于是,少女怀春,少男衷情,自然就少不了春心萌动了,有多少人暗恋着她们,二十年后,暗恋的人都坦白了。这应该就是人生的一个要素吧!人生的什么阶段就应该发生什么样的事,经历过后,什么都变得坦然了!邓晓东年龄最小,却是最发福的,坐在那里,象一尊弥勒佛,手里拿着香烟,弥勒佛的口味也变重了,开始食人间烟火了,当年单纯得像一张白纸的人,如今都像个万花筒,这也是生活的规律,什么样的生活就需要我们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吴正还和当年一样,几乎没什么变化,大上海的灯红酒绿并没有让他堕落,反而给了他精明,再加上重庆崽儿的大气,让他在大上海游刃有余。李永德可就是我们学校的名人了,每一个说到他的同学都会啧啧称叹他的成绩,如今和我一样呆在杭州,过着他的幸福生活。


高中生活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只能算是一瞬间,但我们总是用一生去回味和怀念!其实我们是在怀念那纯真的年代和纯真的我们以及那一份纯真的感情,我们永远也回不到从前,就像我们的年龄。


今晚的梅家坞因为我们的相聚变得温馨多情,我们这一群来自重庆的崽儿和几个重庆的妹儿,居然在遥远的杭州来相聚,这是当年的我们不曾会想到的,二十年的风雨历程,生活把我们抛向四面八方,我们的相聚不一定非得是在我们的家乡。我们有着不同的人生际遇,所以我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当然,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辉煌,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痛苦和悲伤,我们不停的在得到什么,同时又在失去什么,二十年的人生远比高中那几年的生活纷繁复杂,什么都不是也不会是我们当初的想象。当我们这帮爷们和娘们在这里说着青春的故事,我们的孩儿们却在旁边挥霍着他们的童年,这时才真感觉到我们的确老大不小了,迟早会被他们新陈代谢掉,这是生命的法则,我们无奈同时又欣喜,就像当年期盼我们成长的父母。


盛宴终究要谢幕,祭奠的仪式也到了结束的时候,青春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但我们的脚步却还不能停留,踏着沉重的夜色,我们快乐的道别,然后又得像一个斗士,根据不同的需求,有时凶猛,有时温柔。岁月如风,能带走一切,没有什么可以永恒,也没有什么可以永远,唯有心与我们相随,只要有心,无论怎样的再见和道别,我们亦是同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