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永不眠-富可敵國的基金

您好,感謝您關注我,希望我的分享對您有所啟示,從而對我們的個人金錢觀和財富生活進行一些修正和改進。

基金是我們中國老百姓比較熟悉的一個詞語,你平時總是聽到被動、主動型基金,私募、公募基金……其實在我們現代社會里,基金的範圍和影響遠遠超過你的想象:你吃的麥當勞、穿的百麗鞋、住的希爾頓酒店,背後的支持都是私募股權基金;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美元,新加坡的經濟奇蹟,它們的背後是國家主權財富基金;更不要說幾乎所有的互聯網獨角獸企業,滴滴、美團、今日頭條,它們的背後站著的都是創投和風投基金……

在我們身處的這個“資產管理大時代”裡,基金才是真正的王者。2016年年底的時候,全球各種基金管理的資產大概在50萬億美金左右。這是個什麼概念呢?相當於當年美國GDP的3倍,中國GDP的4倍。所以說,基金業“富可敵國”,這實在是對基金的低估。

金錢永不眠-富可敵國的基金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基金的本質。基金到底是什麼?用最通俗的話說,基金就是把大家的錢集合在一起,交給專業人士去打理,然後進行多樣化投資的一種資產管理方式。集聚資金、專業理財的基金已經成為現在這個金融世界的王者,而它正是全球中產階級崛起,資金充沛這麼一個大背景下自然演化的產物。

現在你已經明白,廣義上的基金,它其實就是一個專業化的資產管理模式。一個特別有趣的問題是,為什麼個人、企業,甚至國家都會把自己的錢交給這些基金經理來管理呢?我們自己管豈不是更好?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相比個人投資,基金具有分散化和專業化兩大優勢。也就是我們平時俗稱的,“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這是金融投資的一個基本原則。比如說,美國有一個傳奇的經理叫彼得·林奇,他管理的那個麥哲倫基金就投資了上千支股票。為什麼要投資這麼多支股票?投資這麼多股票的好處就在於可以避免單支股票價格波動對基金收益的影響。比如說1988年的時候,彼得·林奇在數據處理公司的股票上虧損了2500萬美元,但是同時,因為他還投資了福特汽車和國際鎳公司,這兩支股票漲得特別好,這一年基金的收益率仍然達到了22.76%。所以,分散化投資能夠讓基金廣撒網,不錯失好機會,而且也降低犯錯的危害性。

從我們個人來講,個人的資金有限,你很難有效地進行分散投資,而基金的規模大,可以覆蓋更多的投資標的,把風險分散。我們平時很熟悉的股票型基金,通常它會購買幾十個,甚至上百個股票,涉及多個行業。你看,這就是普通人很難自己做到的。而你購買基金,就相當於用很少的資金量實現了分散化投資。

除了分散化以外,專業化也是基金投資上的一大優勢。中國古話說,術業有專攻,和普通人相比,基金在投資範圍,還有投資技巧上都有很大的優勢。

金錢永不眠-富可敵國的基金

專業化的操作,也使得基金能夠更快地對市場作出反應。比如說大盤突然下挫,導致所有的股票下跌。但是,你忙著上班,無暇分析,所以經常會在錯誤的時間作出錯誤的決策。而專業的基金經理可以根據最新的信息,迅速地作出更好的判斷。比如說2015年A股的股災中,大約有50%以上的散戶虧損,但是隻有20%的公募基金虧損,25%的散戶虧損幅度超過了20%,而達到20%虧損的基金只有3%左右。這些數據都告訴你,“術業有專攻”不是空話。

現在你已經知道了,相對於個人投資者,基金確實有分散化和專業化的優勢。

但是你可能還會有疑問,基金這種專業化和分散化的優勢能不能夠轉化成賺錢的能力呢?要從中國數據上看,答案是能。過去的20年,也就是1997年到2016年,中國股票型的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6.18%,比同期上證綜指的收益率高了整整一倍,而債券型的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是7.64%,是同期銀行長期存款利率的3倍左右。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基金方面的知識,可以關注我,我們下次繼續分享。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