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兒女一些事,能少管就少管,能不管就不管

   老伴病了。症狀:轉頭迷糊、噁心、拉肚子、想吐吐不出來。望著她深陷的眼窩,心裡難受。

  她堅持要起來做早飯,我攔著她不讓:“你歇著,我做飯”。

  一進廚房我懵了,米放在哪兒?找了半天才從櫥櫃裡翻到。當兵時,我在炊事班幹過,淘米我還在行,當米下鍋我又迷糊了,怎麼啟動電飯鍋?

  望著電飯鍋按鍵,選擇“稀飯”還是“粥”?我在琢磨這兩個名詞含義。我們東北“稀飯”就是“粥”,“粥”就是“稀飯”,到底選擇哪個才是我和大孫子愛喝的那個“粥”呢?

  本想請教老伴,剛張嘴又把話嚥了回去。望著她那緊鎖眉頭痛苦的樣子,實在不忍心打擾。

  最後我選擇了“稀飯”,做出來的也是“粥”。後來知道,此“粥”非彼“粥”,差別也不大。 


面對兒女一些事,能少管就少管,能不管就不管

沒事別生閒氣,生閒氣得不償失


  面對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大可不必糾結,選擇本身沒有對錯。即使選錯了,也沒有什麼後果,沒有後果哪來對錯?

  2016年大孫子出生時,兒子和我們住在一起。我們家因多了個寶貝增添很多快樂,也因為這個寶貝平添很多煩惱。

  綁腿是為了預防發育過程中避免出現“羅圈腿”,對新生兒睡覺時用寬寬的綁帶將新生兒的腳踝、膝蓋處進行鬆緊適度的捆綁,是東北特有的一種育兒方法已經沿襲很多年。老伴主張“綁腿”,兒子兒媳主張“不綁”。“綁腿”是為了修正“腿形”,“不綁”是怕影響發育。哪個對?哪個錯?我勸老伴,聽孩子的,人家說的有道理,老方法不一定科學。老伴生氣說,有什麼不科學?你兒子一米八三,不是挺好的嗎?

  還有,孩子哭鬧該不該抱?老伴主張抱,說孩子哭就是身體不舒服,不抱就會“上火”生病;兒子兒媳主張不抱,說抱“慣”了,會養成“賴懷”的壞毛病。哪個對?哪個錯?孩子半夜哭鬧的厲害,沒完沒了,小兩口就是不抱,任孩子嚎叫。老伴心疼孩子,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氣得翻來覆去睡不著。 

  還有,孩子的粑、尿該不該“把”?老伴主張“把” ;兒子兒媳主張“順其自然”,哪個對?哪個錯?兩歲前,大孫子坐盆不會排便,讓他坐著排便就嗷嗷叫喚,每次排便都是站著直接排在尿不溼上。站著拉粑粑到也是個奇觀。 

  還有,吃母乳期間喝不喝水?老伴主張多喝水,喝水排毒;兒子兒媳主張不喝,說母乳夠用的情況下不用喝。滿月後體檢,因新生兒“黃疸”指標過高,不得不住院治療。老伴把這歸咎於水喝的少,一邊心疼自己大孫子,一邊因為年輕人的“無知”生悶氣。

  那段時期,我過著一生中最鬧心的日子。雖然很多意見我和老伴一致,但我不能讓老伴覺得我站在她這邊,這樣只會讓問題變得更加複雜。我努力從各種角度勸說老伴,儘量疏解老伴的情緒,避免家庭矛盾出現。可一些小小不然的矛盾還是一個接著一個。矛盾一產生,情緒就不好,情緒不好,臉色就難看,臉色難看,日子豈能好過?我本人很開明,不開明也沒辦法,能怎麼辦?

  年輕人和老年人本就兩代人,兩代人意味著什麼?思維方式不同註定在生活習慣、判斷標準、看待問題角度、解決問題方式、認知能力、欣賞水平等等一系列方面存在巨大差異。更為有趣的是,你越不喜歡的,年輕人就越是喜歡。老年人喜歡低層住房,年輕人喜歡高層;老年人喜歡寬敞的吉普,年輕人喜歡緊湊的轎車;老年人喜歡短一點頭髮,年輕人喜歡長髮... ...這就是生活。


面對兒女一些事,能少管就少管,能不管就不管

風雨過後才見彩虹

  孫子兩歲多一點後,一切都正常了。沒“綁腿”腿也沒彎,抱不抱現在想抱都不讓抱了,沒“把”現在也會坐盆排便了。儘管沒能按照老伴“經驗”“拉扯”孫子也長大了,活蹦亂跳而且健康。兒子按自己意願買了一臺空間狹小的轎車,也住上了26樓的高層。

  現在看這些事,根本沒有對錯,按照誰的方法都一樣,只不過觀念不同。老人用的是“經驗之談”加關心,年輕人用的是“科學之談”加喜好。雙方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任誰也不會讓錯誤繼續發生,很多家庭矛盾就是這樣產生的。當所有的事成為“時過境遷”,回頭再看當初就是多此一舉。

  面對生活中的一些瑣事,大可不必糾結,選擇本身沒有對錯。即使選錯了,也沒什麼大不了,能修正就修正,不能修正就順其自然。亦如老高今天的這鍋粥,糾結“粥”和“稀飯”就很可笑。做成“粥”就吃“粥”,做成“稀飯”就吃“稀飯”,即使不成“粥”也不成“稀飯”哪怕沒辦法吃了,那就倒掉重做不就完了嗎?

  鹹吃蘿蔔淡操心就是費力不討好。面對兒女一些事,能少管就少管,能不管就不管。對一些問題可以提出建議和意見,最後決定要讓他們自己拿主意。必須承認,我們真的老了。 


面對兒女一些事,能少管就少管,能不管就不管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不當爺不知孫子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