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一年收获NUS QF,我的申请反思与实习收获

学员背景

G同学

本科背景

南京大学 财务管理

GPA:4.38 语言:7.0(690)

录取学校(2020年秋季入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定量金融

申请时间:2019年12月3日

录取时间:2020年2月12日


GAP一年收获NUS QF,我的申请反思与实习收获

19年我大学毕业,决定GAP一年申请去留学,7月份我找到了指南者,老师根据我的偏好和情况选定专业,随后我就开始考语言和刷实习,就这样让自己的申请过程充实起来。

我感觉雅思和GMAT这方面都是需要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才能学好的,所以就不多说我的学习情况了,侧重和大家谈一谈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内心变化和反思吧~

提前规划

首先,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管是保研、考研还是留学一定要提前定下来,益处不胜枚举。

如果重心放在保研,就要好好提高学习成绩,适当的参加商赛;如果想要留学,就要根据目标院校的偏好进行针对性的准备,英国学校很看重学习成绩,美国学校则更加希望全面发展的学生,如果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跨度比较大的话还要提前在本科阶段修一些课程,申请时让对方知道你的能力等等。

做到提前规划、提前准备会让申请时的你比较从容,至于提前多久也是因人而异。有的同学在大一时就坚定了出国的决心 ,但是经过一学期的交换觉得国外的生活并不适合自己,又转向了其他的方向。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还有时间,可以多一些试错的机会,多一些尝试,不要害怕走弯路。最晚的话,大三也可以确定自己的方向了。

我自己的规划做的比较差,知道自己无法保研之后,我用三个月的时间尝试了清华五道口,在等成绩期间去考了一次雅思(7)感觉还不错,考研成绩出来之后落榜,忙完毕业论文我就开始了自己的留学咨询。

我预想自己在未来还是要花上一段时间去实习和考语言,自己对申请的事情也不是很熟悉,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所以咨询了朋友找留学中介,经朋友推荐我找到了指南者,正式开始了我的留学准备之路。

合理安排时间


GAP一年收获NUS QF,我的申请反思与实习收获

图片来自网络

不管你的准备时间是否充足,都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如果有含金量比较高的实习,尤其是和申请专业比较相关的工作内容,可以去做,但不要对语言和学习成绩松懈,毕竟实习是加分项,而语言和学习成绩是相当于一个硬门槛的存在。这一点可能说起来很容易,但是执行起来确实需要很大的毅力。

拿我自己来说,我比较贪心,总觉得自己可以很好地兼顾超负荷的实习、雅思和GMAT考试,实际上却一直在两种状态下游走,最后的GMAT只拿到690,雅思小分也没有达到期望值,我的前车之鉴在这里给大家作为提醒。

调整心态

我们申请的学校每天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候选人的资料,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考出满意成绩之后耐心等待,或者不断自我超越,静下心来学习,争取让自己的成绩拥有竞争力。

我申请时也有特别焦虑的时候,和指南者老师聊一聊就会好很多,一般不同专业的下一步通知会有不同的周期,老师对这些比较了解,他们提出的建议也能缓解我的紧张。

很多时候焦虑是不必要的,毕竟焦虑如果不能体现在提高行动力上,就没有任何积极影响。

关于实习


GAP一年收获NUS QF,我的申请反思与实习收获

这里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实习方面的经验,我做了两次暑期实践,再加上学校社团的冬训占据了我比较多的时间,我的实习是从大三开始的。

第一段在基金公司实习,时长四个月,这时的我还是以适应学校和实习环境的不同为重心,工作强度不大,做的是和我的本科专业财务管理相关的工作,比较繁杂,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细心能力和抗压能力。

虽然工作不是超负荷,但还要兼顾学习,再加上通勤,会比较辛苦。

第一份实习可以寻求学长学姐帮助,或者关注学校里的实习公众号,期望可以不要太高,毕竟比较重要的工作通常不会交给没有丝毫经验的在校生。

第二段实习是在咨询公司,实习时长三个月,这段实习是远程的,因为公司总部在北京,南京的分部刚刚成立人数不多还经常出差,没有坐办公室的必要。

远程实习有好有坏,坏处是没有工作氛围,自己在图书馆或者宿舍工作效率也比较低,但有任务推着你也能一定程度上自我激励,好处就是时间特别灵活,省去了通勤的时间。还是建议大家第一份实习不要找远程,会比较懵,还是面对面沟通效果和效率都会更好。

第三段实习就是在特别高强度的证券公司行业研究部,实习时长八个月,这个组的工作时间比较特殊,基本上是早十点到晚十点,加班的话,回到出租屋内有时会超过零点。

但不得不说这是我成长最迅速的一段实习,我从刚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面的从容应对,掌握了组里数据库的更新技巧,周报月报的模式。

我对Excel、Bloomberg、大智慧、Wind的熟悉度大幅提升,多任务处理能力也提高了。分析师也会带着做一些课题,可以接触到客户资料和核心数据,画ppt的时候还能提升逻辑能力。除此之外我还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这是一段忙碌却值得珍藏的经历!

实习渠道

可以多多关注与你专业相关或者想从事的行业相关的公众号,以及学校的实习汇总公众号。比如我关注的是金融小伙伴、金融实习圈等公众号。

我的三段实习都是自己确定方向、投递简历获得的,我的初衷是尽可能体验一下不同类型的实习,通过体验找到比较适合自己的方向。也有朋友是“一条路走到底”,只做一个领域的实习,不断提升实习的质量,具体的选择还是要因人而异啦。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实习的时候不要第一天说离职第二天人就消失了,一般提前1-2周打招呼,要负责任地做好交接工作,善始善终,也会给带教老师留下好印象,可能会有背景调查的。

以上就是我申请以来的心态变化和实习反思总结,希望大家都能尽快找到自己的路,并坚持下去。

想要获得更准确的选校定位?点击【了解更多】填写评估表,免费获取一对一选校定位评估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