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音乐盒

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音乐盒

大千世界,人来人往。五湖四海,儿女情长。我们这段终将逝去的青春,留下了什么?是不是朋友,带来了欢乐;是不是亲人,带来了安慰 。。。。还有,那段回忆里伴随我们的音乐盒。

我们这代人,最初接触音乐都是在磁带机时代。那时,看着伙伴们家里一盒盒的音乐磁带,总有种神秘的感觉。因为这不像我们课堂上摆放的英语磁带机播出的,烦人的:lesson one.... 朦胧中隐约觉得磁带里包容着外面世界的花花绿绿,承载着我们年轻时的骚动。那时,流行小虎队、星星点灯、四大天王。。。学校晚会时,还听到一款如雷轰顶的音乐:霹雳舞曲。原来黑手套剪掉一截这么酷的,原来人除了正常的走路,还能那样扭,那样打滚什么的,难道地板不脏吗?只记得小心肝扑腾扑腾跳的厉害。

上了高中,学业加重,听歌已经是奢侈的放松了。犹记得朴树刚出道,林根君一回宿舍,甩掉人字拖,四仰八叉得躺在杂乱的被窝上,扯着嗓子唱那首“白桦林” 。新近,十几年后的他,喜欢上了刘德华的“十七岁”,深情演绎版。

大学的音乐载体就多了,MP3,台式电脑(千千静听)。 印象深刻的是,任贤齐、许茹芸、周截棍。特别是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心太软”“天涯”。。。陪着我们那段艰苦的军训岁月哇。最近听86年的几个小兄弟也爱唱任贤齐的歌,我就觉得很不科学,跨代了吧。那时候,就知道周小黑的歌唱才能了。一天到晚晃着脑袋哼歌,记忆力不错哇。分点给我,背英语单词呗。十年后的今天,据说他在单位晚会“我爱记歌词”环节中,已经是孤独求败的层次了。太残暴了。还有一休,迷周截棍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周杰伦出道时的专辑封面,是风衣帽子盖头的造型。于是酷似周杰伦的一休哥特别爱穿带帽子的风衣。因为讨厌小气的一休,所以,我讨厌周杰伦。这推理逻辑性很强吧?哈哈哈。。。。而我,毕业后一次朋友聚会,轮流上台唱歌,竟然只能记得“天涯”的歌词,音乐细胞够少的。

毕业后,KTV学的第一首歌是张震岳的“再见”,因为难度不大,朗朗上口。便成为那时朋友KTV聚会的唯一点唱曲。后来,认识朱大哥,他特别喜欢谭咏麟的“讲不出再见”。因为一直挂念远在北京的朱大哥,也一直感慨那时的年少青葱,所以,现在也特别偏爱谭咏麟和beyond的歌曲。

05年,上班一年后,创业开公司,每个加班的凌晨,陪着疲惫的我的永远是许巍。

06年,公司倒闭后,杀回龙岩做白酒生意。愣愣的我,顶着烈日走遍各个酒业专卖店,累了,坐在路边的树荫下,呆呆得听梁静茹的“宁夏”。

后来有段时间,日子过得艰难,做回设计老本行后,喜欢上了汪峰的摇滚,还有郭德纲的相声。当然,白狼是必不可少的。

接触工程后,朋友多了,应酬也多了,去KTV次数也多了。歌声也慢慢嘹亮起来,哈哈

盟的成名曲是“突然的自我”,破音走调版,最近臭小子好像不跑调了。哎,又少了一点欢乐。

肥亮每去KTV,必拉着我吼“光辉岁月”,谁都不让抢。王八蛋唱了几百遍了,依然用普通话和粤语交叉着唱这首经典名曲,家驹要是听了,怕是血都吐光了。我的老脸都给他丢尽了。 当然,作为这么多年的兄弟,我是不会挑剔他的公鸭嗓的。

阿江是情歌王子,我一般不跟人说。王杰原音再现,佩服之

石哥只会唱一首歌:郭峰的“甘心情愿”。鄙视之

水哥是粤语小王子,倒是合我的口味。可他娘的又老唱女人歌曲,还非拉上我。

矮杰特别喜欢“咚巴拉”,倒胃口哇。有一次他居然点了一首古巨基的“情歌王”,长达十分钟。被群殴后,自觉切歌了。

小斌斌尤其钟爱beyond,我说别用嗓子吼,要运气丹田。然后顺手摸着他的小肚子,发现除了肉肉的一层,肚皮平静如水。

。。。。

人生就像一场旅途,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白驹过隙,千帆过尽。一如朋友,会在某段特定的时间陪着你。但他们终将离去。我们会记得那段欢乐时光,还有,一起疯的那个音乐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