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拳”保駕護航 國際郵快件正加速趕來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蔣永霞)日前,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佈了關於當前更好服務穩外貿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到,要充分發揮綜合交通運輸的組合優勢和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發揮交通運輸“先行官”作用,保障國際國內運輸通道暢通便利,優化運輸市場環境,提高運輸服務效率,更好地服務穩外貿工作。

在暢通外貿運輸通道方面,海運、航空貨運、鐵路運輸齊助陣,尤其是航空貨運和中歐班列被寄予厚望。疫情期間,為了保障國際郵件快件寄遞渠道的通暢,一些郵政快遞企業已開始進行客改貨、對接中歐班列的嘗試。如今政策在航空貨運和中歐班列方面又做出很多傾斜。那麼,今後,航空貨運與中歐班列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在這個過程中,國際郵件快件領域又有哪些機會點?針對這些問題,近日,中國商報記者採訪了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監管研究處研究員、高級統計師蘭豔麗。

“組合拳”保駕護航 國際郵快件正加速趕來

圖片來自CNSPHOTO

“組合拳”打通國際運輸通道

在暢通外貿運輸通道方面,通知提到,確保國際海運保障有力,加強航空貨運運力配置,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確保國際道路貨運暢通等多項具體措施。這些措施涵蓋了海路、航空、鐵路、公路多種主要交通運輸方式。

不僅如此,通知還提到,積極支持郵政、快遞企業與國際航空、鐵路、海運、道路運輸企業深化合作,積極利用國際航班、中歐班列、國際快船以及周邊國家陸路運輸等多種渠道,加快緩解當前國際郵件快件積壓問題。通知也強調,積極發展集裝箱鐵水聯運,鼓勵港航企業與鐵路企業加強合作,促進集裝箱海運與鐵路相互調運。

可見,七部門打出組合拳,調集一切可以利用的運力資源,並給予各種政策傾斜,激發各種運力的潛能,確保國際國內運輸通道暢通,同時也提升了國際運輸時效。

“在國際運輸方式中,航空貨運與中歐班列最為引人關注,這兩方面在保障國際運輸通道暢通方面作用越來越強。”蘭豔麗表示,目前國際運輸通道最主要的就是航空,它的比例能佔到90%以上。

作為重要的國際運輸方式,航空貨運的作用自然不容忽視。通知提到,充分發揮國際航空貨運審批“綠色通道”作用,支持航空公司增開全貨運航線航班、使用客機執行貨運航班,並在航權、時刻方面給予傾斜。落實對國際貨運航線的支持政策,鼓勵航空企業儘快擴大貨機運力規模,快速提升覆蓋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貨運能力,緩解運力短缺矛盾。支持以貨運為主的樞紐機場開放日間繁忙時段的貨運航班時刻配置,全力推動航空公司復航或增加貨運航班。

“另外,疫情暴發後,國際航空運力資源不足,導致國際郵件快件運力開始向中歐班列轉移,海運方面也轉移了一部分,這兩部分成為國際運力的重要補充。”蘭豔麗介紹,中歐班列運輸郵件快件是近年來國家郵政局強力推進的工作,考慮的是郵件快件在國際通道上應該有多方式的組合,這也是運輸方式調整的重要舉措。在疫情中,中歐班列運郵件快件迎來了更好的機遇。如今,中歐班列運郵通道上集貨、運輸、關檢等各環節效率都在提升中,對行業來說,中歐班列的作用將會大大增強。

全貨機、客改貨緩解快件擁堵

疫情期間,國際郵件快件積壓現象普遍,對此,蘭豔麗表示,這主要是因為航空客運壓縮,原有的依賴客機腹倉的航空貨運運力也受到壓縮,出現了階段性的運力和需求不匹配情況。

蘭豔麗認為,解決國際郵件快件的擁堵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支持國際全貨機發展,大力推進自主全貨機國際通航能力,全貨機的發力將有助於解開當下困局。第二種方式是客改貨,也就是把原來的客機改成貨機,重新進行時刻調配。按照客改貨相關國際操作標準,對客機改造後進行貨物運輸。“客改貨有兩個好處,一個是能把閒置的運力運用起來,另一個就是把閒置的時刻、空域運用起來,對航空客貨運結構進行臨時調整。”

在客改貨方面,一些郵政快遞企業已經開始進行嘗試。菜鳥方面介紹,今年4月,菜鳥聯合航空公司進行了客改貨的航班飛行,包括與南航貨運物流公司開展電商快件合作,開通浦東至阿姆斯特丹CZ453航班;後來又聯合航空公司、喜洋物流等合作伙伴,將客機改成了貨機,進行深圳-以色列常態化貨運包機航運,有效地增加了國際航空運力。

在全貨機方面,今後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蘭豔麗介紹,目前以郵政、順豐、圓通為代表的郵政快遞企業自主全貨機約佔全國全貨機的一半以上,疫情中它們的全貨機承擔了很多運力,全貨機的價值與作用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在這個過程中,未來的全貨機發展會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由此可見,這對於郵政快遞企業自主航空的發展是個利好。蘭豔麗認為,企業把握機會要注意兩個要點:一是國家的支持,目前國家在政策保障方面更加積極,對於投入到這個行業的社會主體來說,各方面鼓勵政策都給予了傾斜。二是通過疫情的洗禮,形成更加有戰鬥力、更加高效的運營模式,贏得市場空間。同時也要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要考慮到客運恢復以後,對全貨機的需求可能會降下來。“所以一定要考慮到常態化和非常態化的需求,然後找到切入點,控制好投入彈性。”蘭豔麗建議。

蘭豔麗還認為,從行業角度來看,關於全貨機的發展不是說遍地開花就好。除了投入問題,企業還要考慮業務的匹配性問題,有的企業業務屬性就不適合航空運輸,航空運輸的貨物一般都具備高附加值屬性。所以說業務與運力相匹配,才能發展起來。

更多郵快件將搭上中歐班列快車

疫情期間,在保障國際國內運輸通道暢通方面,中歐班列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今後,它仍然是暢通外貿運輸通道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運輸國際郵件快件方面。通知提到,發揮中歐班列在疫情期間的重要通道作用,加強與中歐班列運營平臺公司和相關企業的工作對接,推動國際郵件快件、跨境電商產品通過中歐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輸。

蘭豔麗也認為,對於郵件來說,用中歐班列是可行的。“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它的時效性。中歐班列幹線運輸時效大概要15天左右,加上兩端的配送,端到端的時長將達到20天,這個時長對於我國消費者現有的感知度來說是偏長的。所以前期中歐班列在運輸郵件快件時,適用於一部分時效性要求不高,以及剛好在班列線路走向上的郵件快件。”蘭豔麗介紹,前期中歐班列運輸的郵件快件在整個國際郵件快件中只佔很小一部分。

不過,這個問題並不會阻礙郵件快件搭乘中歐班列的步伐。蘭豔麗表示,隨著國際快運業務加速發展,國際郵件快件搭乘中歐班列將會成為常態,並迎來廣闊的發展機遇。“只要滿足產品的時效性要求,同時又能降低成本,那麼就能形成一個通道。”蘭豔麗很是看好未來中歐班列運輸郵件快件的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中歐班列的運輸效率也會不斷提升,蘭豔麗認為,通知中提到的打通中歐班列運輸“微循環”就是在每一個環節要把握好它的成本和效益,在運營中找到它的平衡點,縮短運輸環節的幹線時長,使線路上的時效越來越快,成本越來越低。

實際上,早在兩三年前郵政快遞企業就可以運用中歐班列運輸國際郵件快件。而這幾年,郵政快遞企業也一直在積極運用中歐班列的資源,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今年4月3日,全國首趟整列郵包專列——中歐班列(渝新歐)“中國郵政號”從重慶市沙坪壩區中鐵聯重慶中心站出發,發往立陶宛維爾紐斯。

不可否認,如今,中歐班列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據悉,今年一季度,中歐班列共開行1941列,發送貨物17.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5%和18%。下一步,國家郵政局將會同海關、鐵路、交通等部門,在支持郵政企業每週開行一至兩列郵包專列、推進進出口雙向常態化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中歐班列快件專列相關工作,加強國際協作和信息支撐,提高跨境寄遞服務效率,更好地為跨境電商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服務。

今後,或許會有更多的中歐班列開通,越來越多的國際郵件快件也會乘著中歐班列快速趕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