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橋”“護苗”引好路 老少攜手助創城

“市關工委承擔著3項創城工作任務。下一步,市關工委將結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測評體系,認真分解、細化任務清單,積極組織引導老年朋友發揮正能量,盡心竭力推進各項創城工作有序開展。”4月23日,市委老幹部局局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李萬鵬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李萬鵬說,市關工委將依託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等“五老”隊伍組織開展關心關愛青少年活動。制定了2020年創城工作方案,開展了“文化潤童心”活動,打造關心關愛青少年活動品牌。在推進全市已有300所基層“五老”青少年服務中心數量質量雙提升的基礎上,以紅色文化進校園、書法繪畫進校園、非遺項目進校園為載體,進一步培育一批先進典型。

利用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獨特優勢,發揮“五老”人員積極作用,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疫情期間,針對中小學生宅在家中的實際,市、縣關工委組織向廣大“五老”人員發出倡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家教、家風、家訓中來,使之在各家庭落地生根。全市廣大“五老”人員以書畫、詩詞、攝影、散文、配樂詩朗誦等形式共創作2400餘幅(首、篇)防疫、抗疫類的作品,凝聚和傳播正能量。市關工委與市衛健委、教育局等部門聯合印發了《健康廊坊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用於指導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

在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方面,市、縣關工委發揮“五老”優勢,與域內愛國主義教育、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共駐共建、資源共享。清明節期間,組織協調由省、市命名掛牌的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優先安排青少年學生的系列活動,感受英烈的豐功偉績,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與市教育局、團市委等部門聯合,在全市中小學中開展“網上祭奠英烈”活動,傳承紅色基因,激發青少年愛國主義熱情。

“接下來,市關工委將重點謀劃部署,根據中小學校復課情況,及時安排形式多樣的關心關愛青少年活動,展示我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在促進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的工作成果,形成大手拉小手,老少齊奉獻,共創文明城的良好局面。”李萬鵬說。

(記者張旭青 攝像董旭旭 編輯 王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