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大利好,工傷標準漲了,最高能獲得80萬賠償!

在我們國家,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是城市發展的中堅力量,可是,他們並不一定是城市的主人,這個群體比較尷尬,他們叫農民工,嚴格意義上說,他們是農民,但他們又是工人,絕大部分都是建築工人。

他們伴隨著城市建設的需要,離開家人,來到城市打拼,他們睡在最簡陋的工棚,每天工作超過14個小時,市場還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危險,這背後,是他們懷揣著的發家致富的夢想,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改善生活。

農民工大利好,工傷標準漲了,最高能獲得80萬賠償!

根據相關部門統計,我國目前合計有近3億的農民工群體,而這類群體,是工傷高發群體。因此,國家要求建築企業為農民工購買相應的保險,可是實際上,建築行業的層層分包,最終很多農民工,其實都只是個臨時工,當遇到工傷的時候,保障性嚴重不足。

不過,國家相關部門也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尤其是工傷保險糾紛頻發,導致農民工的權益得不到保障,甚至有些因工作受傷,而業主方拒不承擔責任,因此,2014年國家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建築業工傷保險工作的意見》,加強保障農民工群體的工傷保險的基本權益。2018年人社部等六部門又明確提出要求將建築項目中流動就業的農民工納入到工傷保險保障,工程項目在建設施工之前,需提交參加工傷保險的證明,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不需要農民工自己承擔!

農民工大利好,工傷標準漲了,最高能獲得80萬賠償!

從上面的信息,我們能看出來,現在農民工要求強制購買工傷保險。因此,一旦因工受傷,就會有保障了。而且還有一條利好消息,那就是現在農民工工傷保險標準沒有地域、城鄉之分,全國統一,這樣對於很多農民工來說,一旦因工受傷,所拿到的保險賠付金額要高很多。

農民工的工傷賠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醫療賠償,也就是因為受傷所產生醫療費用,當然也包括相關的養護費用,主要包括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食宿費、康復治療費、輔助器具費、停工留薪、護理費以及一至十級傷殘等補助費用。

其次是工亡賠償,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死亡賠償金,也是工傷保險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指由於工傷死亡而導致的賠償,主要包括:喪葬補助金,工傷親屬撫卹金;補償標準一般是根據當地人均可以支配收入*20進行發放,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斷增加。

農民工大利好,工傷標準漲了,最高能獲得80萬賠償!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9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2359元,2020年如果發生工亡事故(指的是事故發生區間在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就是42359*20年,為847180元,這可比去年上漲了62160元。

還有一項是下落不明補助,是由於各類工傷事故導致下落不明等無法按照工亡進行賠償的一種賠付標準,一般是在事故發生之後的3個月,按照正常工資發放,第四個月開始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卹金,如果家庭存生活困難,可以一次性預支工亡補助金的50%。

總的來說,在當今社會,城市高樓林立,但我們不能忘記廣大農民工朋友們的辛勤付出,他們不僅付出了勞動,汗水和青春,可他們得到的很少,可是,第一代農民工已經老了,也有人因工受傷而喪失了勞動能力,我們也希望,相關政策能夠更加保障這一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