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政變:權欲寡婦絕地反擊,晚清歷史由此改寫

1861年,清朝已經處於瀕臨坍塌的邊緣,此時的滿清政府早已千瘡百孔,等待它的將是一場百年浩劫和歷史鉅變。就在這個不太平的年代,有一個女人,年紀輕輕就失去了疼愛自己的丈夫,後來兒子也不聽話,喜歡四處拈花惹草,最後也暴斃在自己面前。這個值得同情的孤單寡婦就是葉赫那拉·杏貞,相信說到這裡大家一定開始詰問我,慈禧也算是不幸的女人?她可沒少作踐清朝,中國近代如此屈辱,她有很大責任。

辛酉政變:權欲寡婦絕地反擊,晚清歷史由此改寫


沒錯,慈禧在大家眼裡並不是一個賢妻良母,也不算是一個好女人,她雖權傾一時,卻遺臭萬年。但是就其早年時的遭遇來說,真的是既有歡喜,又不無悲催呀!慈禧的家世不算顯赫,但好在出生旗人家庭,有機會進宮參加選秀。就是這麼一個機會,改變了這個普通女人的一生,也改寫了大清晚期的歷史。慈禧進宮後,很快得到咸豐爺的寵愛,雖然文化水平不高吧!卻也機靈古怪,討人喜歡。不久後,就為咸豐誕下一名皇子,取名載淳,即後來的同治帝。本來這一家人可以一直幸福美滿地生活下去,無奈時局動盪,國祚不穩。咸豐帝在位時期,先是歷經浩浩蕩蕩的太平天國運動,後又遭到西方列強大肆入侵,本就不是能成就千古偉業的英明大帝,卻攤上如此艱難之時局,可如何是好!沒辦法也得上呀!咸豐爺也不是畏畏縮縮之徒,只好硬著頭皮帶領早已沒落的晚清去和西方列強的火炮對抗,結果可想而知,本就身體不好,這下直接掛了。

辛酉政變:權欲寡婦絕地反擊,晚清歷史由此改寫


這咸豐帝一駕崩,留下了一個巨大無比的爛攤子。這個爛攤子只能由唯一活著的兒子載淳(慈禧之子)來接。載淳當時只有五六歲,還是玩泥的年紀,哪裡懂得什麼國家大事。這不,生母慈禧開始走上了歷史舞臺,由貴妃直接被封為聖母皇太后。當時不只有慈禧垂簾聽政,還有鈕祜祿氏慈安與她一起訓政。按照咸豐爺的遺言,當時的顧命大臣們替皇帝頒佈的每一道詔令,都必須加蓋“御賞”和“同道堂”兩枚御印方可生效,而這兩枚御印分別在慈禧和慈安手上。咸豐爺真是煞費苦心,既怕顧命大臣尾大不掉,做出謀逆之舉,又怕慈禧和慈安這兩年輕寡婦被人欺負,孤兒寡母也確實很可憐。也正因咸豐的遺訓,此時的朝政開始出現了三權鼎立的局面,分別是:慈禧、慈安和顧命大臣。慈禧並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一上位就攛掇御史董元醇上奏,奏請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理由是皇帝年幼,朝政不可荒怠。這一奏請立即遭到顧命大臣們的堅決反對,理由也很充分,就是我大清朝從來就沒有皇太后垂簾的先例,以前沒有,以後自然也不可以有。

辛酉政變:權欲寡婦絕地反擊,晚清歷史由此改寫


在第一次的爭權中,慈禧因為經驗不足落敗。她開始分析原因,待來日再出擊。她很清楚地知道,現在自己剛死了丈夫,兒子又還小,孤兒寡母的居住在熱河行宮裡,身邊全是八大顧命重臣的耳目,此時想要奪權,根本沒有希望。要想在此時成功逆襲,就必須要拉攏一些實權派為己所用,同時必須跳出顧命大臣們的控制圈。目前自己可以爭取的力量很明顯,那就是同為太后的慈安和恭親王奕訢。奕訢乃道光爺第六子,當年也是皇位的有力競爭者,目前在皇族中其威望不容小覷。畢竟看到皇兄病逝了,留下慈禧這麼一個寡婦孤立無援的,自然願意同她站在一道,捍衛愛新覺羅的江山。而慈安就更不必說了,和慈禧一樣,兩人同時都失去了唯一的丈夫咸豐,同病相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只要慈禧發話,她當然義不容辭。這兩個女人為了同一個目標抱在一起(垂簾掌權),上演了一場奪權大戲,即辛酉政變。

辛酉政變:權欲寡婦絕地反擊,晚清歷史由此改寫


當時,八大顧命大臣中,載垣、端華和肅順等準備以退為進,故意以公務繁重,奏請將其所管理之處劃撥一些給他人管理。慈禧大喜,順水推舟,即刻解除了載垣統領禁衛軍的兵權。同時,奕訢暗地裡掌握了京畿重地,並爭取到兵部侍郎勝保的支持。這兵權順利地到了慈禧手上,她開始謀劃如何發起絕地反擊,將那些把持朝局的顧命派一網打盡。就在慈禧和幼帝同治在勝保的親兵護送下回鑾北京後,次日凌晨,當載垣和端華踏進宮門時,還不知道發生何事就被事先埋伏於此的侍衛控制住。與此同時,奉命扶咸豐帝靈柩回京的肅順在密雲被捕。一下子,三位掌控大局的顧命大臣相繼落馬,而慈禧以皇帝名義接連發出上諭,任命恭親王奕訢為議政王,桂良、郎文祥等人為軍機大臣,新的軍機班子由此誕生。至此,這位年輕的寡婦在辛酉政變下,如願以償地由幕後走到臺前。後來的一切,大家也都十分清楚。隨著競爭對手一個個地倒下,慈禧的權力得到空前強化,逐漸掌控了整個晚清政權,成為實際上的皇帝。這位寡婦的一生,悲慘過,驚險過,最終也輝煌過。她到底幸與不幸,留待後人品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