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憂啟聖,國難興邦

2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於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貫徹黨中央關於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的要求,依法依規、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2月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促進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切實減輕疫情對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影響,幫助企業共渡難關和穩定發展。同時,疫情也倒逼社會治理提質,營商環境升級。


殷憂啟聖,國難興邦

京政辦發〔2020〕7號

疫情防控已到關鍵期,舉國上下志在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雙勝利”。在抗疫的大考中,營商環境關乎企業發展活力,關乎城市有序運營。疫情之下,營商環境越便利,政務服務越高效,投資經營者、消費者等市場主體的預期就越穩、信心就越足。非常時期,啟動非常之策。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發展。抓防控是硬任務,抓發展是硬道理。這道“兩手都要硬”的考題,要求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須大力激發地方經濟的活力。疫情低風險地區的策略在“外防輸入”,要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疫情中風險地區的策略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要儘快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疫情高風險地區則要實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嚴格管控”策略,根據疫情態勢逐步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一年之計在於春。儘管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但抓住春耕在即的時機力促農業生產,抓住復工復產的當下強化金融支持,尤為迫切。2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不誤農時切實抓好春季農業生產;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多措並舉穩企業穩就業。其中,農業事關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要確保春耕農資保質保量供給,要加強政策利好、科技指導;金融則事關提振實體經濟,要強化其對疫情防控的支持,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

疫情之下,經濟之“痛”在於“不通”,正所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激發經濟活力,關鍵在於讓生產要素能夠自由流動起來。不斷提升治理水平“抓防控”,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抓發展”,方能同步解除疫情對勞動力和資本流動等基本生產要素的約束。這是平衡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雙重壓力”的鑰匙。當下,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廣州正在同步推進營商環境改革,牽引帶動經濟平穩增長,為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打好基礎。

在抗疫的大考中,社會治理的基礎在社區,社區與老百姓的平安健康最貼近。疫情之下,社區防控開展得好,就能夠贏得群眾信任、增強社會信心。而有效的治理在於牢牢把握人民至上這個核心,在於凝聚多方力量、協同應對社會公共事務。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促進人與人信任、互惠、合作,激發社區居民以共同行動解決當下的生產生活問題。要打通數字政務的“最後一公里”,把好技術、好產品“下沉”到社區中去。

殷憂啟聖,多難興邦。疫情之下,其實蘊藏著發展的契機。把社會治理提質、營商環境升級的功課持續做下去,疫情將成為倒逼城市與產業再次審視自身發展的因素,促使城市治理智慧化、產業發展數字化的加速到來。不遠的將來,城市向著數據驅動的智慧城市轉型,產業數字化與數字產業化將獲得加速發展。而立足當下,讓我們眾志成城、風雨無阻,向著徹底戰勝疫情而不懈努力,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圓滿收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