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制品行业专题报告:关注疫情带来的血液制品配置价值

获取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www.vzkoo.com。

与市场不同认识

1) 疫情带来的血浆供给缺口可能超过市场预期。

市场认为我国浆站全面停采时间大概只有 2 月,疫情带来的血浆供给缺口只有 10%左右。我们判断,实际血浆供给缺口可能会超过市场预期,并且这些缺口短时间内难以弥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我国政策规定只有本地居民可以献浆,考虑到外出务工的影响,春节前后应该为献浆高峰期;2)虽然从 3 月下旬开始,大部分浆站已经逐渐恢复采浆,但我们认为在疫情防控没有完全解除的条件下,恐难完全恢复到正常采浆水平;3)我国严格规定了献浆的频率和单次献浆量,后续浆站采浆提升空间有限(尤其是老浆站);4)新设浆站需要审批,加上建设时间,至少需要 12 年,短时间内无法通过新设大量浆站来弥补这个缺口。

2) 人血白蛋白全年销售情况可能好于市场预期。

受疫情期间医院手术量大幅度下滑影响,一季度人血白蛋白销售量大幅下滑。但是从全年看,进口人白受全球疫情影响,供给预计有一定缩紧(3 月进口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已经下滑),国产人白受益。回顾 2019 年类似情况,国产人白预计会量价齐升,对一季度的下滑产生一定的对冲,全年人血白蛋白销售情况可能好于市场预期。

3) 疫情对血制品的影响深度可能超过市场预期。

从短期看,此次疫情导致血制品行业供需格局改善。部分品种有量价齐升预期,但是我们认为疫情对血制品行业的影响可能更中长期。(1)过去,因为静丙在临床上存在被当做辅助用药使用的情况,被纳入了部分地方辅助用药目录。经过此次疫情,静丙被纳入辅助用药目录的概率将大幅度下滑。(2)静丙在疫情方面的治疗作用将帮助澄清学术误判,其临床使用将得到改善,静丙终端销售情况有望好转。(3)国家卫健委建议使用康复者血浆治疗重症患者,并多次呼吁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献浆,民众对献浆的认知度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献浆员渗透率,助力存量浆站采浆量增长。

1.受疫情影响,静丙短期需求爆发

1.1 新冠肺炎新增静丙需求,加速渠道去库存

国家卫健委连续发布两版《关于印发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临床治疗 方案(试行)的通知》, 康复者血浆可用于病情进展较快、重症、危重症新冠肺 炎患者临床治疗,规定使用康复者血浆治疗的患者原则上病程不超过 3 周、新 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临床专家判定患者存在病毒血症,并且建议在病情急性 进展期应当尽早使用。根据临床状况和患者体重决定输注剂量,一般情况下, 输注 4-5ml/kg,通常输注 200-500ml。1 月 27 日,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四版)》中,再次明确对于重型、危重型病例,在 有条件情况下可考虑恢复期血浆治疗。

3 月 4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 七版)的通知》中,在其他治疗措施中增加了“儿童重型、危重型病例可酌情考虑 使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静丙治疗正式被纳入国家版诊疗方案。此前,深圳市 第三人民医院的诊疗方案在卫健委版诊疗方案基础上,对于重型、危重型病例,在 免疫治疗措施中,提出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进展情况,在病情进展期建 议使用、有条件可用 IgM 型人免疫球蛋白;北京协和医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的肺炎”诊疗建议方案(V2.0)中,也提出重症患者依据病情可酌情早期使用 IVIG(静丙) 0.25g/kg/d,疗程 3-5 天。

按照北京协和医院诊疗方案测算,假设患者体重 60kg,治疗疗程取中间值 4 天,则单个重症患者静丙注射量为 60g。由于卫健委在疫情后期不再公布累 计重症人数,我们按如下方法进行测算:

◼ 重症率:2 月 29 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 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中的重症率为 13.8%;考虑到海 外重症率有可能高于中国,我们按照 15%的重症率进行估算。

◼ 累计重症患者估算数量:截止到 2020 年 3 月 31 日,全球累计重症患者估 计为 126450 人,其中中国累计重症患者估计为 12393 人。

◼ 新冠肺炎新增静丙需求量测算:按照单个重症患者静丙注射量 60g 测算, 全球新冠肺炎静丙需求量为 7586991g,其中中国静丙需求量为 743553g; 折算成 2.5g 标准瓶,全球和中国新冠肺炎静丙需求量分别为 303.45 万瓶、 29.74 万瓶。2019 年,中国静丙总共批签发量为 1109.94 万瓶,重症患者 静丙需求量约占 2019 年总批签发量的 3%;2019 年一季度静丙总批签发量 为 232.72 万瓶,重症患者静丙需求量约占 2019 年一季度静丙总批签发量 比例为 12.78%。受益新冠肺炎,渠道去库存加速,静丙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从全年看,静丙销售量大概率实现高速增长。

1.2 静丙 Q1 批签发数量大增,佐证需求旺盛

2019 年全年静丙批签发量为 1109.94 万瓶,与 2018 年基本持平。 2020 年 一季度静丙批签发量为483.61万瓶,同比增长107%;其中1-3月分别为105.08、 205.25、 173.28 万瓶。受疫情影响, 2 月份静丙批签发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 181 万瓶,是 2019 年 2 月批签发量的 8 倍(由于上海莱士受上海新兴事件影响, 静丙无法批签发,导致 2019 年 2 月批签发量较低);3 月静丙批签发量较去年 同期增加 78 万瓶,是去年同期的 1.8 倍。整个一季度,静丙批签发量是去年 同期 2 倍,佐证了需求端旺盛。

分企业看,泰邦、华兰、天坛、博雅、双林、康宝、卫光、上海莱士批签 发数量都同比大幅度增加,其中上海莱士比去年同期多批签发 71.5 万瓶(上 海基地生产的静丙是由上海所批签发,受上海新兴事件影响,去年同期批签发 量显著低于正常水平);华兰生物比去年同期多批签发 46 万瓶,是去年同期的 2.3 倍;泰邦生物多批签发 26 万瓶,是去年同期 1.6 倍;天坛比去年同期多批 签发 16 万瓶。

从生产企业看,2019 年批签发数量排名前 5 的企业分别是天坛生物、泰邦 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远大蜀阳,批签发量占比分别为 22.74%、 15.46%、 12.8%、11.89%、8.78%,前五大企业合计占比为 71.67%。

2.受疫情影响,原材料血浆供给缩紧

2.1 受疫情影响,我国血浆供给端约同比下滑 27%

从 1 月 23 日武汉宣布封城开始,全国全面进入疫情防控状态。受人员流 动性影响,1 月 23 日到 3 月上旬上游单采血浆站血浆采集几乎全面暂停;从血 制品上市公司处了解到,3 月下旬浆站开始逐步恢复采浆,尚未恢复到正常水 平。整体来看,浆站血浆停采约 2 个月;假设 2020 年全国采浆量正常增速为 2017-2019 三年平均增速(8.66%), 正常情况下 2020 年全国采浆量应为 8240 吨;停采 2 月,约少采浆 1648 吨(按平均法计算,实际上由于我国浆站只允许 本地居民献浆,春节前后是献浆高峰期,实际血浆损失应该超过预估值),2020 年采浆量估计为 6592 吨,较 2019 年估计同比下滑 27.56%。此外,虽然目前大 部分浆站已经恢复采浆,但在疫情没有完全消除之前,采浆都无法恢复到正常 水平,最终血浆供给缺口会更高。

血浆采集后需要经过 90 天的检疫期,合格后才可投入生产;生产完后,需 要向承担批签发检验或者审核的药品检验机构申请批签发,批签发机构在 5 日 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需要在 30 天内完成批签发检验,检验合格后,才可销 售。整体来看,从血浆采集到产品上市销售需要 6 个月左右时间。因此,2-3 月 份血浆停采预计会影响 8-9 月份的血制品供应。

2.2 通过新设浆站弥补血浆供给缺口,鞭长莫及

我国血液制品生产原料--血浆唯一合法来源是单采血浆站,而单采血浆站 受到监管部门严格监管。新设浆站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申请设置需要通过县、 市、省三级审批,审批时间较长;2)只有生产 6 个品种(必须包含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三大类产品)以上的生产企业才有资格申请新设, 目前能达到条件新设浆站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不超过 10 家,导致浆站数量不 能快速增长。由于血浆采集并不能对当地政府产生税收贡献和解决就业,反而 面临较大的监管风险。因此,从 2016 年下半年开始,已经有多个省份明确原则 上不再新设单采血浆站;如果新设基本只考虑批给省内生产企业。综合来看, 生产企业通过新设浆站弥补疫情带来的血浆供给缺口,鞭长莫及。

2.3 疫情后加大存量浆站血浆采集,也难以弥补供给缺口

在国际上,血液制品用的原料血浆分为回收血浆和单采血浆两种,回收血 浆主要是医院将全血中的血细胞提取后剩余的血浆;而单采血浆则是通过单采 血浆技术从人体内采浆的血浆。而在中国,原材料血浆监管非常严格,回收血 浆不允许用于血液制品的生产,原料血浆只能通过单采血浆技术采集。献浆员 献浆的频率和单次采浆量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浆站只能通过发展新的献浆员 和提高存量献浆员献浆频率来提高采浆量。我们预计疫情结束后,各大生产企 业会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献浆营养费来刺激采浆,但是受频次、采浆区域等限 制,我们预计加大存量浆站血浆采集难以弥补血浆供给缺口。

3.进口人白供给缩紧,国产人白受益

3.1 进口人白供给血浆主要来自欧美,采浆量预期下滑

中国主要人血白蛋白进口企业有 CSL、Grifols、Baxalta、Octapharma, 这几家企业的浆站大部分都位于欧美地区。受海外疫情影响,我们判断 3、4 月 份这些进口企业采浆量有所下滑。

◼ CSL:截止到 2019 年底,CSL 共有 237 个单采浆站,分布在美国、德 国、匈牙利和中国(收购武汉中原瑞德) ,2018 年年采浆量为 14000 吨。主要生产基地在美国、德国、瑞士和意大利,产品可销往全球 60 多个国家。

◼ Grifols:总部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在全球拥有 295 家单采血浆站, 2018 年年采浆量为 9300 吨;主要位于德国和美国,其中美国地区有 252 个浆站、德国有 43 个浆站。

◼ Octapharma:公司共拥有 120 个浆站,分布在欧洲和美国;共有 6 个 生产基地,分布在奥地利、法国、瑞典、德国、墨西哥。

◼ Baxalta:截至 2018 年 11 月,Baxalta 共拥有 122 个浆站,其中美 国地区有 101 个、奥地利有 7 个、捷克和匈牙利有 14 个。

3.2 进口人白供给缩紧,国产人白受益

2019 年,进口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总量为 2909 万瓶(折算成 10g/瓶),同 比增长 5%,进口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占中国人血白蛋白总批签发量 60%,占据了 中国市场大半壁江山,其中 CSL、Grifols、Baxalta、 Octapharma 四家企业 2019 年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分别为 1322.8、532.37、631.84、388.22 万瓶。

受海外疫情影响,海外原材料-血浆供给缩紧,进口人白供给缩紧预期。 2020 年 3 月,进口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为 301 万瓶,环比减少 55%;国产人血 白蛋白批签发量为 176 万瓶,环比减少 21%。进口人白环比减少幅度远高于国 产,主要是受全球物流影响所致;海外 3-4 月份血浆采集减少,将会影响 4 季 度的产品供应,预期 4 季度进口人白批签发量下滑。

血制品行业专题报告:关注疫情带来的血液制品配置价值

回顾 2019 年一季度(受上海新兴事件影响,上海所批签发暂停导致进口 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减少):2019 年一季度进口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占比急速 下滑至 44.72%,比重属于 2018 年以来最低值(按季度) 。受益进口人白供给 缩紧,2019 年一季度,国产白蛋白价格和销售量都实现上涨。我们判断,此次 疫情带来的影响严重高于去年的上海新兴事件,预计此次国产人血白蛋白高景 气度持续时间会长于 2019 年。

3.3 一季度人白总批签发量大增,进口 3 月批签发量下滑

2019 年中国人血白蛋白总批签发量为 4844 万瓶(折算成 10g/瓶),较 2018 年增长 3.8%,增速略低于上游血浆增速。2019 年人血白蛋白进口数量为 2909 万瓶,占比 60.03%,略高于 2018 年(59.43%),其中 2019Q1 进口占比较低,仅 44.72%,主要是受上海新兴事件影响、上海所批签发暂停导致。

按 2019 年批签发量计算,中国市场人血白蛋白主要供给企业有 CSL、 Grifols、Baxalta(含 Baxter)、Octapharma、天坛生物,占比分别为 27.36%、 11.01%、9.04%、8.03%、7.16%。

血制品行业专题报告:关注疫情带来的血液制品配置价值

A 股主要上市公司中,天坛生物、华兰生物、上海莱士、泰邦生物、博雅 生物、双林生物、卫光生物2019年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分别为346.07、230.24、 267.87、350.25、83.18、98.79、112.54,分别较 2018 年同比增长-3.2%、9.8%、26.3%、15.7%、-3.6%、4.3%、20.8%。上海莱士、泰邦生物、卫光生物 增速较大;天坛、华兰、博雅有所下滑。

血制品行业专题报告:关注疫情带来的血液制品配置价值

在疫情期间,人血白蛋白被用于补充新冠肺炎患者白蛋白含量,有一定的 辅助治疗功能;但受医院手术量下滑影响,人血白蛋白院内用量整体下滑。 2020 年一季度人血白蛋白总共批签发量为1873万瓶,其中1-3月分别批签发了524、 888、 477 万瓶。与 2019 年同期数据相比,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数量大幅度上涨, 证明人血白蛋白全年需求受疫情影响较小,其中 2 月批签发量是去年同期的 5 倍;3 月批签发数量是去年同期的 1.9 倍。

由于国内疫情爆发早于海外地区, 2020 年一季度国产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 占比下滑到 29.73%。目前,三四月份欧美地区疫情较为严重,三四月份人血白 蛋白进口占比预计下滑;其中 3 月份进口人白批签发量比去年同期减少 30 万 瓶,比今年 2 月减少 50 万瓶。

4.其他品种批签发同比有所上升,疫情对全年需求 影响较小

我们统计分析了其他血制品品种(除人血白蛋白和静注免疫球蛋白)2020 年一季度批签发数量,结论显示,除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有所下滑外,其余品 种一季度批签发数量同比增长或基本持平,侧面佐证这些品种的需求仍然是旺 盛的。狂免、破免、因子类产品均为临床刚需品种,虽然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有 所下滑;但从更长的时间维度看,这些品种临床需求旺盛,疫情不改这些品种 的长期需求。随着二季度医院就诊逐步恢复,我们预计二季度所有血制品品种 临床需求都会随着恢复。

4.1 一季度狂免批签发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019 年,我国共批签发了 1144.78 万瓶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较 2018 年同 比增长 39.8%;其中上海莱士子公司同路生物占比 20%、泰邦生物占比 18%、四 川蜀阳占比 12%、天坛生物旗下武汉血制占比 11%、华兰生物占比 9%。

2020 年一季度,共批签发了 244.22 万瓶狂免,较去年同期:增加 23 万瓶,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狂免临床应用主要是与狂犬病疫苗联合用药,用于狂犬 病暴露风险的人群进,属于刚性需求,并不会因疫情而需求消失。从全年看, 狂免几乎不受疫情影响。

血制品行业专题报告:关注疫情带来的血液制品配置价值

4.2 一季度破免批签发量同比大幅增长

2019 年,我国共批签发了 562 万瓶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较 2018 年同比增 长 59.6%,其中天坛生物、泰邦生物、华兰生物批签发量分别占 23%、 23%、 22%; 上海莱士 2019 年破免批签发量仅占比 5%。

2020 年一季度,共批签发了 175.65 万瓶破免,较去年同期增加 72 万瓶, 比去年同期增长 69%;与 2019 年四季度批签发量基本持平。分企业看,华兰批 签发了 57.32 万瓶;泰邦批签发了 46.83 万瓶;上海莱士批签发了 23.82 万瓶;天坛批签发了 19.46 万瓶。与狂免一样,破免临床应用也是刚性需求;从全年 看,受疫情影响也相对较小。

血制品行业专题报告:关注疫情带来的血液制品配置价值

4.3 一季度乙免批签发量同比有所下滑

2019 年,我国共批签发了 152 万瓶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较 2018 年同比 增长 52%,其中远大蜀阳、天坛生物、泰邦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批签发 量分别占 34%、31%、18%、10%、7%。

2020 年一季度,共批签发了 31.25 万瓶乙免,较去年同期减少 10 万瓶。 分企业看,华兰批签发了 10.81 万瓶;泰邦批签发了 4.25 万瓶;远大蜀阳批 签发了 12.53 万瓶;博雅批签发了 3.67 万瓶。我们判断,受疫情影响,乙免全 年销售量受到的影响程度会高于另外两种免疫球蛋白。

血制品行业专题报告:关注疫情带来的血液制品配置价值

4.4 一季度因子类产品批签发量同比有所上升

2019 年,我国分别批签发了 337.29 万瓶凝血 VII 因子、75.84 万瓶纤维 蛋白原、 100.46 万瓶凝血酶原复合物;与 2018 年相比,增速分别为+52%、 -15%、 -15%。因子类产品生产厂家较少,以华兰生物、上海莱士、泰邦生物 3 家龙头 企业为主。

2020 年一季度,我国共批签发了 73.02 万瓶 VII 因子,较去年同期增加 27 万瓶;共批签发了 27.54 万瓶纤维蛋白原,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共批签发了 54.3 万瓶凝血酶原复合物,是去年同期的 5.4 倍(仅华兰和泰邦生物有批签 发)。

5.短期供需关系改善,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一方面,静注免疫球蛋白因为新增新冠肺炎需求,需求端旺盛;另一方面, 受全球疫情影响,国内和海外血浆供给下滑,血制品短期供需格局得到大幅度 改善,行业再次恢复到高景气度。分品种看,静丙和国产人血白蛋白有望实现 量价齐升;其他品种以国内刚需为主,虽然受疫情影响,一季度临床使用量有 所下滑,但随着医院就诊逐渐恢复,使用量将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鉴于国内 血制品企业销售收入以人血白蛋白和静丙为主,所以,2020 年血制品企业业绩 增长确定性较为明确。

我们统计分析了血液制品上市公司 2020 年一季报或业绩预告/快报,发现 一季度血液制品业务净利润同比上升或持平。博雅生物、卫光生物、博晖创新 等二三线血液制品企业净利润增幅较大,我们判断主要是收入规模(基数)要小一些、静丙收入占比更高,一季度受疫情影响静丙收入增幅要更大。天坛生 物、华兰生物两大血液制品龙头,一季度收入增长幅度要小一些,主要是受人 血白蛋白销量减少所致,其中华兰生物由于其他血制品品种更多,受到疫情的 负面影响要更大一些。

按季度看,我们预计一季度业绩增速在 20 年全年是最低的,一方面,受医 院就诊大幅度下滑影响,非疫情直接相关品种销售量下滑;另一方面,去年一 季度受益渠道补库存,基数较高。我们判断,血液制品行业 20 年全年业绩增速 会远高于一季度增速,一方面,临床血制品需求恢复;另一方面,进口人白供 给缩紧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有所体现,国产人血白蛋白就实现高速增长。

6.疫情对血制品行业中长期发展有较大正面影响

6.1 疫情帮助静丙澄清学术误判,终端销售情况预计好转

一直以来,静丙在临床上存在被当做免疫增强剂使用的情况,被冠以辅助 用药身份。个别省份将其列入了地方辅助用药目录,更在 2018 年底差点被纳 入国家版辅助用药目录。事实上,静丙在临床上有明确获批的适应症,用于治 疗原发性/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此次疫情,静丙临床价 值被进一步夯实,被纳入辅助用药目录的概率会大幅度下滑。

此次,静注免疫球蛋白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大放光彩,将大幅度提高医护人 员及人民群众对静丙临床价值的认知,帮助企业进行了一场非常有效的学术推 广。经过此次疫情,静丙终端销售情况有望大幅度改善,一方面,经销商出于 对全球疫情的担忧,预计会大幅度提高库存量;另一方面,临床使用率也预计 会有所提高,该品种市场规模有可能会迎来一波快速增长。

与海外血液制品发展历程对比,目前我国正处于海外发展的第二阶段,静 丙临床价值在学术上有所误判,需求端难以放量。此次疫情,静丙临床价值得 到进一步夯实,学术误判得到一定程度澄清,将为静丙放量按下快进键。但静 丙能否像海外市场一样,成为最大血制品品种,还得看适应症的拓展。目前, 生产企业对于静丙适应症的拓展动力,我们认为还是不足的。

6.2 疫情后,企业销售费用率预计下滑

此次疫情,一方面,帮助血液制品做学术推广;另一方面,行业供需格局 得到大幅度改善。由于疫情带来的供给端缺口无法短期恢复、同时对疫情的长 期担忧,将提高经销商拿货的动力和库存水平。受益供需格局改善,生产企业 销售费用率预计大幅下滑,较大概率恢复到实施两票制以前的水平,对企业盈利水平将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目前,仅华兰生物公布了 2020 年一季报,其销 售费用率为 5.02%,较 2019 年底下降了 9 个百分点。

6.3 献浆员渗透率有望提高,助力存量浆站采浆量增长

血液制品行业属于资源型行业,其市场规模严重依赖原材料-血浆;而血浆 规模由浆站数量、献浆员数量、献浆频率、单次献浆量(严格规定,是个定量) 共同决定。浆站设立需要取得卫生监管部门同意,生产企业无权自主设立。由 于血浆采集并不能对当地政府产生税收贡献和解决就业,反而要面临较大的监 管风险,当地政府缺乏设立浆站动力。从 2016 年下半年开始,已经有多个省份 明确原则上不再新设单采血浆站;2017 年全国浆站数量为 231 个,仅比 2016 年增加 6 个浆站。2018 年,全国新增 22 个浆站,新设浆站速度又恢复到了 1516 年水平。据我们了解,主要是云南等空白地区逐渐被挖掘。

血制品行业专题报告:关注疫情带来的血液制品配置价值

此次血制品在新型冠状病毒临床上的应用,强调了血液制品在公共安全事 件防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历新冠肺炎后,国家卫健委、以及各地卫生 监管部门有可能稍微放松浆站审批,但是由于血浆的特殊性,应该还是以谨慎 为主。

我国大部分群众对血浆采集一无所知,甚至部分群众认为献浆对身体有害, 导致我国献浆员渗透率较低。事实上,一位献浆员在两周内献浆 580ml,对人体 无任何妨碍。按照 2018 年浆站数量计算,我国平均每个浆站采浆量才 34 吨, 渗透率较低。

此次,国家卫健委将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纳入诊疗方案;并多次呼吁康复 者献浆,民众对献浆的认知程度得到提高,献浆员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按 照全国采浆大省广西的平均年采浆量 50 吨计算(2016 年采浆量为 1302 吨,平 均每个单采血浆站采浆量超过 50 吨), 我国存量浆站采浆量还有 47%的提升空 间;按照采浆量领先的单个浆站采浆量计算(成都蓉生旗下简阳浆站年采浆量 超过 80 吨), 我国存量浆站采浆量还有 135%提升空间。

血制品行业专题报告:关注疫情带来的血液制品配置价值

7.投资建议:关注疫情带来的血制品配置价值

在新冠肺炎加速静丙库存消化背景下,资本市场对血液制品的关注度再次 提升。实际上,血液制品行业无论短期、中期及长期都具有一定投资价值:

◼ 从短期看:受益于疫情,静丙和国产人白有望量价齐升,2020 年,血制品 行业业绩增长确定性高,行业恢复高景气度。

◼ 从中期看:我国血浆利用率远低于海外血液制品市场,血制品品种相对欧 美发达地区较为单一;随着更多血制品品种开发上市,行业市场规模有望 得到大幅度提高。

◼ 从长期看:参考海外市场,待静丙学术误判澄清、临床适应症大幅拓展,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将迎来二次大爆发。

7.1 天坛生物:弹性最大的血液制品龙头

按照采浆量、浆站数量、血液制品收入规模计算,天坛生物是我国血液制 品绝对龙头。公司旗下拥有成都蓉生、贵州血制(原贵州中泰)、上海血制、武 汉血制、兰州血制 5 家子公司,是我国拥有血制品牌照数量最多的企业,采浆 量增长能力行业领先。虽然公司是行业龙头,但是血浆利用率在行业内并不具 有领先地位;目前公司正在加大血液制品品种开发,单吨血浆利润还有较大提 升空间。整体来看,天坛生物弹性位居几大血制品龙头首位。

◼ 业绩情况: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32.82亿元,同比增长11.97%; 归母净利润 6.11 亿元,同比增长 19.94%。按产品看,白蛋白、静丙、 特免销量分别为413万、331万、237万瓶,同比增长10.80%、15.13%、 26.83%。2020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58 亿元,同比增长 7.33%; 实现归母净利润 1.31 亿元,同比增长 0.2%;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响, 静丙销量同比增加。

◼ 原材料血浆情况:2019 年公司浆站拓展工作稳步进行,其中兰州血制 获批泾川浆站,公司浆站数量增加至 58 家;成都蓉生宜宾浆站、武汉 血制大同浆站、郧阳浆站郧西分站正式采浆,在采浆站增加至 52 家。 公司采浆量继续稳居行业首位,2019 年达到 1706 吨,同比增长 8.8%, 高于行业采浆量增速(5.8%)。我们判断公司未来采浆量增速仍会继续 高于行业增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公司目前单个浆站平均采浆 量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随着加强浆站管理逐渐见效,存量浆站采浆量 有较大提升空间;2)公司尚有 6 个浆站未投入运营、多个浆站是近两 年新投入运营,后续浆量增长空间较大;3)成都蓉生于 2019 年 11 月 过户广西冠峰 5%股权,顺利托管广西冠峰。广西冠峰是广西省唯一一家血制品企业,而广西采浆量位居我国首位;据《广西壮族自治区 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2015-2020 年)》,广西省未来计划新设 10 个浆 站,按照每个浆站年采浆量 30 吨计算,至少有 300 吨浆量空间。4) 行业未来新设浆站主要倾向于天坛这种集团型血液制品企业,我们判 断云南地区还会新获批一些浆站。

◼ 吨浆利润情况:公司虽然总共拥有 14 种血液制品品种文号,但实际 上仅生产人白、人免、静丙、四种特免(含冻干静注人免)共 7 个产 品,导致吨浆利润严重低于同行业其他三家头部企业。我们认为随着 内部五大生产企业协同整合、永安血制投产、因子类产品生产销售, 公司吨浆利润将不断提高: 1)从中生集团新注入的三大血制以及贵州 中泰血浆利用率较低,公司通过内部血浆/组分调拨,提高整体血浆利 用率;2)成都蓉生投资 14.5 亿元兴建的永安血制,截至报告期末, 土建施工已完成约 80%,安装工程施工约完成 70%;受疫情影响,一 季度应该没有实际进展; 2020 年后续施工将进入系统调试,预计永 安项目 20 年四季度-21 年一季度投产。永安血制设计投浆量为 1200 吨,比成都蓉生目前血浆处理能力约提高一倍;随着规模提升,吨浆 利润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3)成都蓉生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已获得注册 批件;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已经完成临床试验;重组 VIII 因子、纤维蛋 白原、层析静丙处于临床 III 期中。随着这些产品逐渐生产销售,公 司吨浆利润将会大幅度提高。

7.2 华兰生物:相对稳健的血液制品龙头

华兰生物目前主营业务以血液制品和疫苗为主,单抗尚未贡献收入。血液 制品板块,公司共拥有 2 块血制品牌照(河南和重庆各一个)。整体来看,华兰 生物血液制品业务未来发展以稳健为主,一方面,公司继续深挖河南和重庆地 区的浆站资源;另一方面,公司继续加大终端学术推广。

◼ 业绩情况:2019 年,华兰生物血液制品板块收入为 26.44 亿元,同比 增长 9.77%;毛利率 57.14%,同比减少 1.7 个百分点。分产品看,人 血白蛋白销售收入为 9.78 亿元,同比减少 4.57 个百分点,约占血液 制品总收入 37%;静丙销售收入为 8.91 亿元,同比增加 47.46%,约 占血液制品总收入 34%;其他品种销售收入为 7.74 亿元,约占血液制 品总收入29%。整体来看, 2019 上半年血制品板块受益于渠道补库存、 进口人血白蛋白供给缩紧,同比增速较高,达 20.76%;下半年血液制 品增速放缓,2019 年整体增速与上游原材料增速持平。2020 年一季 度,华兰生物血液制品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主要是疫情期间医 院就诊率大幅度下滑,与疫情不相关的血制品发货都有所下降,抵消 了疫情增量需求。

◼ 原材料血浆情况:公司现有浆站 25 个,2019 年采浆量约为 1100 吨, 与上海莱士接近。由于公司只有 2 块血制品牌照,未来新设浆站能力 略次于天坛和上海莱士;公司未来从两方面提高采浆量,预计增速与 行业持平:1)在重庆和河南地区继续开拓新的浆站;2)提高存量浆 站采浆能力。

◼ 吨浆利润情况:短期内吨浆利润提升能力有限。公司上市销售血制品 品种位居行业首位,拥有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因子类三大类产 品,共计 12 个品种。公司目前吨浆利润行业领先,由于短期内无新品 种上市,吨浆利润提升能力有限。

7.3 上海莱士:海外优势显著的血液制品龙头

上海莱士是我国血液制品龙头企业之一,主要依靠外延并购扩张不断加大 布局。上海莱士未来新增浆站能力在行业内领先;同时与 Grifols、Biotest 以 及 BPL 之间存在较强的内部协同(技术合作、渠道合作),相较国内其他血液制 品企业,公司在海外布局的优势显著。

◼ 业绩情况:2019 年公司主营血液制品业务发展良好,全年实现营业总 收入 25.96 亿元,较上年大幅增长 43.88%;2019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 6.20 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 原材料血浆情况:公司目前拥有41家浆站,2018年采浆量为1175吨, 采浆水平位居行业第二。旗下拥有上海莱士、同路生物、浙江海康、 郑州邦和四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牌照数量仅次于天坛生物。按照当 前各地新设浆站的趋势,上海莱士未来新增浆站水平在行业内领先。 同时,控股股东持有两家海外血液制品公司 BPL 和 Biotest,这两家 海外企业的采浆量合计约 2700 吨。由于控股股东承诺未来将择机注 入上市公司;考虑 Biotest、BPL 的贡献,上海莱士浆站数量高达 100 家、年采浆量规模可达 3874 吨,跃升为国内血制品企业第一位。

◼ 吨浆利润情况:上海莱士目前可生产 12 个血制品品种,吨浆利润领 先行业。相较于华兰生物,上海莱士未来吨浆利润提高的概率要更高。 一方面,上海莱士与海外 BPL、Biotest 两家公司协同效应较大,可通 过技术合作,将两家海外企业的血制品品种生产工艺转移给上海莱士 (已经在长沙新生产基地开展),进一步扩充产品线有望。另一方面, 全球血液制品巨头 Grifols 成为上海莱士第二大股东,二者的协同效 应也较强,预计二者在技术方面也有合作,帮助上海莱士开发新的品 种。

◼ 海外优势显著:与国内血液制品其他企业不同,上海莱士已经开始全 球布局,其中控股股东近几年收购了英国 BPL 和德国 Biotest;上市公司收购了 Grifols 旗下核酸检测公司 GDS 部分股权,Grifols 从而 成为上海莱士第二大股东。公司与控股股东海外的两家血制品资产、 Grifols 之间可以共享渠道,一方面,帮助海外人血白蛋白在中国市 场销售;另一方面,借助他们的海外销售渠道,助力上海莱士产品在 海外的销售。此外,Grifols 与 BPL、Biotest 之间也有较强的协同作 用,可以提高公司海外血制品资产运营管理及盈利能力(Grifols 已 经收购 Biotest 在美国的浆站资产)。

……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国融证券)

获取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www.vzkoo.com。

立即登录请点击:「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