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3點能幫助你的請求更容易被接受

有些時候,我們總會需要別人的幫助,怎樣表達是一門藝術。有些人的請求總使人很難以拒絕,而對於有些人來說,正確表達請求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注意這3點能幫助你的請求更容易被接受

如果在表達請求時注意以下3點,會使你的請求更容易被別人所接受。

1. 先從引導對方說“是”開始。按照人們的心理習慣來講,當一個人說“不”字的時候,他的心裡也潛伏著這份執念,這使得他全部器官、神經、肌肉等完全組織起來,形成拒絕的狀態。反過來講,當一個人回答“是”的時候,體內的所有器官是開放式的,身體組織是接受的狀態。所以,當一次談話開始的時候,我們如果能讓對方說出更多的“是”,就會更容易為我們以後的請求被接受打好基礎。比如你想讓孩子儘快完成作業,以便你們能在兩個小時後能出門遊玩,如果你對他說:

“你是否願意一會和我們一起去遊玩”

孩子會說“是的,當然了”

“是否完成了作業再去玩你的心情會更輕鬆一點”

“我想是的”

“那你能現在就開始行動嗎?我們會耐心且熱切地等你的”

此時孩子拒絕的可能性會更小一點,執行起來也會更心甘情願,畢竟從你引導他說出第一個“是的”開始,你就把他引向了一個對你的請求表示肯定的方向。

2.提出具體的要求。在表達請求的時候,要清楚的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們做什麼。如果你有一個鋼鐵直男的老公,這一點尤為重要,如果你請求他不要做什麼,對方也許會感到困惑,不知道我們想要的到底是什麼。如,你對他說“你不要總是沉迷於遊戲”不如告訴他“我需要你陪我,我希望你每天下班後能花半個小時和我一起聊聊天”。

另外,我們提出的請求越具體越好。要使用具體的詞彙,而不是抽象的語言。如你對孩子說“你要好好學習”不如告訴他“上課要認真聽課,要積極舉手發言,老師佈置的作業也要按時完成”,用這些具體化的行為請求代替含糊的“好好學習”會更好;又比如你對你的直男男友說“請你多尊重我一點”,他一定還是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如果你明確地說“我說不的時候你要聽我的”,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一點。

注意這3點能幫助你的請求更容易被接受

3.適當示弱。很多時候“示弱”會被認為是一件丟臉的事情,我們從小的教育都告訴我們要去征服,做一個“毫不示弱”的人,哪怕只是一隻紙老虎,退讓和示弱只會讓人覺得你好欺負。然而,在人際交往中,尤其是在表達請求中,適當的示弱也是一種智慧和策略。保護了和氏璧的藺相如面對不滿的廉頗,懂得示弱,才換來了“將相和”的美談;赴“鴻門宴”的劉邦更是把示弱表現的淋漓盡致才保住了性命。

請求時適當示弱,能夠維護他人的自尊心、激發別人的同情心、和保護欲,使自己的請求更容易達成,在《志明和春嬌》這部電影中,兩人交往的第一個情人節志明卻要加班,春嬌對此很不滿,她實際上是想表達想和志明一起過的請求,結果卻錯誤地表達成“你應該為我想一想”,志明也很生氣“你應該體諒我,誰想加班呢?”兩個人都很有道理,都不肯示弱,結果自然是吵起架來。此時如果春嬌能換種方式,適當示弱“我很需要你,想要你陪我”,結果可能會不一樣。

注意這3點能幫助你的請求更容易被接受

當然,正確表達請求還有很多技巧,如不要把請求變成要求或者命令,要注意對方的反應,使用正確的禮貌用語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去認真學習和體會,以便實現預期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