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类信托压缩??非标转型?

每年4月,对于信托业都是一个忙碌的月份,第二季度的开始,更为重要在这个月份,各大金融机构都会披露上年度的财报,这一年光景,谁增谁减,谁强谁弱,一句话——让数据说话,对于各家信托机构(如果不受疫情因素影响),都是在本月底公布2019年年报,这也是投资者更新最新认知的“一年之始”。

融资类信托压缩??非标转型?

前段时间,2019年全年行业数据报告披露,紧跟之就是融资类信托新规将要压缩,信托业非标业务要转型,整个信托行业将要转型。笔者认为 这些市场反应都属正常,重要的是 人们应该知道这是因何而开始,又是因何而结束!!

结束之言尚早,转型之路或许也是刚刚开始,或许才是九九八十一难中的某一难,但绝非“最后一难”,至于开始,笔者一直强调让投资者关注“资管新规”——2018年4月27日,与投资、理财、金融或多或少都有着直接、间接联系的人都应该关注这个日子,更应该关注资管新规,随后日子的一切一切发生,都能在这找到归宿,笔者曾写文一篇,各位读者如有兴趣,可自行查阅,在此不再过多延申。今天笔者以近日几处新闻为出发点,就非标业务、信托业转型,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大风口业务“已去其二” 信托业艰难转型

转型压力之下,行业资金正在寻找新的出口。近期,资产证券化业务有升温迹象。早在2018年底,彼时已初具规模的高端财富管理形态家族信托、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被称为信托转型的“三大风口”。目前上述业务不同程度上面临着盈利困境、信用风险、声誉风险等诸多问题,短期内很难撑起信托公司的业绩。

非标“黄昏”尚早 信托探路标准化业务

随着对融资类信托的监管,加之风险项目的大增,市场上“非标黄昏已至”的说法显现。业内人士称,非标(非标准债权资产)对于银行理财、信托而言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资产之一,现阶段还不能说非标黄昏已到,但是全巿场向标准化资产转型的趋势比较明显。

信托者课堂:近期不止一地、不止一家城投平台被指导下降融资成本、融资类信托规模也是一再被监管,信托业转型,这几乎已成行业共识,这三大风口业务(正是非标业务的大头),除了“新基建”发力,规模下降,也就是不言自明,而且趋势还将持续!!自然而然,不少信托机构会选择消费金融、资管证券化以及不良资产和家族信托等领域来开疆拓土以抢占先机,挣得一席之地!!

这是大趋势,同时也相信不用多就,一定会有“新风口业务”诞生。然回归现实,不论是程序设计,结构优化或是各方面的制度、文化建设都处于初期,尚有一段探索期要走,而且时下,经济处于下行期,信托融资功能,也是短时间内不可或缺,是有其效力功绩!! 非标转型已经开始,信托收益降息势在必行,对于投资者而言,曾经的高收益或许短时间难以再复,精选时下的优质非标业务信托,也许这是转型路上 投资者先人一步,这便 有了一层隐形背书也许是个不错之选。而本月底的各家信托的年报,便是最佳佐证,或可期待!!


融资类信托压缩??非标转型?

点赞!!

结束语:2020年,笔者有意建立一个信托交流群,有兴趣的朋友可私信笔者,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