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新途徑:銀行理財子公司,五點優勢影響我們的理財

隨著資管新規的出臺,很多事情都發生了轉變。“剛性兌換”也被打破,於是銀行業紛紛建立了自己的理財子公司,希望吸引更多的用戶。最近一兩年時間,銀行的理財子公司也是越來越火。

銀行理財新途徑:銀行理財子公司,五點優勢影響我們的理財

從2018年12月開始,銀保監會就已經批准1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設立理財子公司。得到批准的理財子公司,已有6家正式開業運營。目前6家中的5家來自國有銀行:工農中建交。另外一家,是第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光大理財,在山東青島開業。

銀行理財新途徑:銀行理財子公司,五點優勢影響我們的理財

什麼是理財子公司?

我們可以理解為“父子關係”,銀行是“父親”,那麼理財子公司就是他的一個“兒子”。之前無論是吸納存款,還是貸款等諸多事情,都是由“父親”來做的。而現在的“兒子”也成長到可以自己生存了,於是“兒子”從“父親”手中,分得一些業務,從而進行理財方面的專業服務、專業運作。

那是不是銀行隨便就可以成立自己的理財子公司呢?

一般情況下,並不是簡單的事情,門檻並不低。最少的註冊資本金都在10億以上,並且還是實繳。所以通過銀保監會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安全性,還是不用擔心的。

理財子公司又是如何吸引用戶呢?相對於銀行的理財業務,他主要有五方面的優勢。

1、因為獲得了獨立法人的資格,所以可以採取更加靈活的組織架構、激勵機制,以及風險決策制度。並且可以打造自主的、全流程的資管業務體系,使得其更加專業化的進行運作。

銀行理財新途徑:銀行理財子公司,五點優勢影響我們的理財

2、可以同時展開公募、私募業務。就目前國內的資管市場而言,能夠同時實現這兩種業務的,只有理財子公司和少部分的券商。對於用戶而言,選擇理財子公司,就能夠享受更低的銷售起點,理財子公司公募產品的銷售起點可低至1元。過去銀行理財門檻5萬元,新規後1萬元。兩個數字無論是哪一個,都遠遠高於1元。

3、投資範圍擴大,單個產品非標投資額度不受限。

銀行理財新途徑:銀行理財子公司,五點優勢影響我們的理財

4、可以發行私募分級理財產品。該理財產品和信託產品很像,採取較為靈活的結構設計,從而讓不同的人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吸引更多的用戶前來選擇,在私募融資類業務上,更具競爭優勢。

5、銷售渠道進一步放開。不僅可以通過存款類銀行業金融機構,還可以通過銀保監會認可的其他機構代理銷售理財產品,這就使得理財子公司的產品購買更加的方便。

當然,有關部門對於銀行業理財子公司要求如此嚴格,也是因為他的存在也有一些問題。其一就是讓銀行的理財產品風險增大;其二是選擇難度也提升了;其三是銀行理財的門檻更低了。因為這三點問題的存在,“閉著眼”選銀行理財產品的機會就沒有了。所以選擇理財子公司的用戶,最好在瞭解以後,再繼續下一步的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