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商人?资本千术?神州租车?瑞幸咖啡?陆正耀只是小学生!

亚洲竹业(福建新日鲜公司老板林作俊)、中国高速频道(CCME老板程征)、东南融通、古杉环境能源、中国龙天集团、瑞幸…造假手段高明太多了,这些公司有一个特征——老板都是福建人。

找风口、烧钱、做业绩、上市、套现走人。神州租车和瑞幸咖啡成为第一个走完全循环,尤其是瑞幸咖啡刷新的上市时间,简直是奇迹。

瑞幸咖啡造假22亿,玩的一手资本游戏,但在这条路上,陆正耀不过是个刚刚毕业的小学生,他的前辈同乡才是真正大佬,同样因财务造假而震惊巴菲特,这位老乡就是富商林作俊。

2006年的时候,福建商人林作俊发现了一个赚钱的好办法。

那几年正是欧洲高速发展的好时代,汇率强劲、证券市场活跃,不少企业家前往欧洲市场“掘金”,林作俊也瞄准了这个机会,开始了自己的“骚操作”。

怎么操作呢?总共分三步:

1、2006年4月,他花300万收购了主营竹笋制品的福建新日鲜公司75%的股权;

2、通过海外群岛的白手套弄了家香港公司,收了新日鲜100%的股权。

3、随后上市,远在福建的竹笋厂摇身一变,成了在德国上市的亚洲竹业,募资10.4亿人民币,成为继中德环保科技公司后,第二家在德交所主板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一时风光无两。

招股书的数字太喜人了,在上市中突出中国和环保概念,于是包括瑞银、德意志银行这些欧洲金融精英纷纷撒钱求份额,15倍超额认购,30倍市盈率,林老板做到这一切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资产增值200倍不止,巴菲特、芒格也只能“望洋兴叹”。

事实上,林作俊的“制胜秘诀”,只有两个字:造假。

据媒体报道,在2007年上市之前的3个会计年度,亚洲竹内招股书上显示,新日鲜销售收入分别为339万、646万、1088万欧元,增幅明显,但国内工商资料披露的福建新日鲜销售收入,三年均为略超2000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两份财报的销售收入差距从1100万到8800万元人民币不等。造假一旦开始,便没有“回头箭”,亚洲竹业上市后,财务数据差距更加夸张。

如果说国内、国外两份数据“打架”,是故意利用信息差获取股市的巨大财富。那么,向政府求援,呃堪称一步“险棋”。

2012年,媒体报道了福建新日鲜存在的问题,德国金融服务监管局来到中国福州准备调查核实。谁能想到,福建新日鲜已经向当地政府发起工商信息屏蔽申请,理由是“避免其竞争对手利用工商信息查询系统收集企业的工商信息和经营情报进行恶意竞争”。结果,德监局无法通过公开渠道获取福建新日鲜的工商资料。

怎么办?德方只好跟随新日鲜的工作人员到工商局调取资料,然而,资料给德监局之前,已经被新日鲜工作人员掉包。这样,德监局拿到了一堆“假材料”,都是些缴税凭证,还和亚洲竹业披露的数据一致。

这步“险棋”使林作俊又一次蒙混过关,但亚洲竹业没有真正的业绩支撑,市场慢慢失去信心,股价一路狂跌。2015年5月,砸到地板下,低至0.17欧元。与巅峰时期相比,股价蒸发99.5%。其最新发布的财务报告(未经审计)中暴露,2015年第三季度亏损近一亿元人民币,累计亏损数十亿元,最后德国汉堡地区法庭宣告破产。2015年12月,林作俊提交辞呈,辞去亚洲竹业CEO职务,但他仍然是福建新日鲜的实控人。

即便如此,林作俊没有入狱,尽管变得低调了些,但逍遥法外的他仍旧在资本市场闪转腾挪,究竟割了多少韭菜,数也数不清,过的风生水起。

差不多同期,林作俊的福建同乡程征也在走财富最大化的捷径:大专学位,披露自己是云南大学本科经济学位;主导的公司中国高速频道,反向并购赴美上市;大行加持,福布斯2011最具潜力榜榜首;各种减持套现被发现造假,禁止担任高管并被罚款。但没证据表明程征交了这些钱,仍是中广发资本管理公司董事长,还有不少社会职务,典型的人生“赢家”。

还有11年因造假宣布解体的福建厦门的老牌软件公司东方融通,第一个在纽交所退市的中概股、搞群演做假的古杉环境能源,还有活跃在港股的中国龙天集团......

目前福建也因为恶性欺诈事件频出,成了“地域黑”的典型受害者,比如声名狼藉的莆田系医院,以假乱真的莆田假鞋,比如号称制造了中国95%假烟的福建云霄,当然也少不了一口塑料普通话的电信诈骗团伙……瑞幸又在这个伤口上撒了一大把盐,不论金额、手段、影响力和波及程度,远超同乡前辈。

不过,闽商在中国商业史上地位不低,推崇“爱拼才会赢”,实干能干,人才辈出,老一代的陈嘉庚、郭鹤年,近年口碑颇佳的曹德旺、互联网龙岩三杰头条张一鸣、美团王兴、雪球方三文,都是典型代表,希望未来福建企业家能够改变市场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