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福建泉州是一座年代久遠的城市,建成至今至有1300多年的歷史,更是世界宗教的大熔爐,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能在這座海上絲綢之路泉州的地面上找到蹤跡,還有全球僅存的摩尼教(金庸先生筆下的明教)的遺址。

有人問,什麼樣的建築一眼看了就知道是泉州這個地方。不用多說,泉州標誌性建築就是——“東西塔”。東為“鎮國塔”,西為“仁壽塔”,坐落於開元寺內,石構的雙塔經歷風雨洗涮、地震驚擾仍然矗立在哪裡,是中國建築史的瑰寶。

1975年的東西塔周邊的建築基本不會超過兩層樓的高度。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1989年,湘賢老師繫著安全繩站在梯子上,拿著相機在東西塔上,拍攝雙塔石雕,用他的鏡頭記錄先人留下的精美石雕佛像的影像。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1974年石獅姑嫂塔,它的主要作用是航海的方向標,給停靠的商船隻做為一個方位的參照。南宋時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的港口之一,全球各地的商人來往貿易頻繁。

很久以前的傳說,閩南地區有個“海地”的貧農,因天氣久旱無雨,種的莊稼收成不好,交不了地主家的賦稅,決定下海遠度南洋謀生,放下新婚的妻子和妹妹在家鄉,約定三年後迴歸故里,還清賦稅。姑嫂倆人,隔三差五登上寶蓋山眺望海地歸來,好不容易盼到夫君返航的船隻,即將靠岸的船隻遇到大風暴被捲到海里,姑嫂倆人喜涕而泣也縱身躍進了大海。人們為了紀念她們在山上建立這座塔,當地人稱它為“姑嫂塔”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1974年,泉州後渚港發現的宋代古船,還有隨船的瓷器、商品、捕魚工具等文物出土,在次印證古代的泉州海上貿易的繁華。這艘宋代古船已經復原,安放在泉州開元寺供市民參觀。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1975年,泉州德化的九仙山,夏天這裡避暑的好地方,到冬天的九仙山會下雪,天然的氣候形成了霧凇,那種人間仙境的畫面是許多攝影人追逐的對象。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2015,冬天的德化九仙山。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1976年,五里橋也稱為安平橋,整座橋右石頭修建而成,是連接安海鎮和水頭鎮的重要交通樞紐。閩南地區經常颱風的影響,五里橋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從南宋建橋至今對它陸續進行修復,還原宋橋原有的風貌。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1976年,泉州清源山南臺巖,不僅有獨特的險要地勢,還是還儒、釋、道三教合一名勝古蹟。夏天,山上有休閒區售賣醋肉、菜粿、炸地瓜等閩南特色小吃,帶上一泡好茶,約上仨倆影友交流互懟,妙哉!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1976年,鄭成功焚青衣處,位於南安豐州孔廟前,是民族英雄鄭成功棄筆從戎的地方,在此處他焚燒了代表儒家仕途的儒衣青巾。身為儒生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這做,可想而知他當時的內心遭受煎熬。相傳在孔廟的附近有一座“招賢橋”,鄭成功焚青衣時,在此設案招收各方的豪傑,以“殺父報國”為義旗,帶領數十壯士南征北戰隊伍逐步壯大,打敗荷蘭侵略者為落寞的明朝收復臺灣。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1978年,雙髻山(洛江仙公山),泉州的十八景之一的仙公山山上有寺廟香火也是旺盛,近些年來景區建立索道方便遊客和香客登山遊覽。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1978年,泉州塗門街和清淨寺,中國四大伊斯蘭教古寺之一的清淨寺始建於北宋年間(公元1009),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古寺之一。2000年初的塗門街沿街建築有進行二次翻建,仍然保持閩南紅磚厝的特色建築風格。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1978年,泉州南音藝人登臺演唱,用閩南語演唱的南音起源唐朝形成於宋朝,系由中原人南遷到閩南地區,結合當地的文化的漢人古樂曲,是音樂史上的“活化石”。泉州工人文化宮、文廟等地定期會有演出(特殊時期除外)。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1978年元宵節,在西街吃湯圓的泉州人。北方人元宵節吃餃子,南方人吃湯圓。泉州人稱為吃“元宵節”,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也是泉州人的飲食文化。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1979年,泉州後渚港,這個港口的存在再次證實了泉州海上交通的發達。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1979年,筍江橋,因古蹟石筍上修建的橋而得名,又名“浮橋”。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1980年,泉州百源路上盛開著美麗的刺桐花,因為泉州地區有許多的刺桐花,古書籍上泉州也稱為“刺桐城”。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1984年,泉州大橋的通車,讓晉江與市區的交通更加的便利,也是通往漳州、龍巖等地的交通主幹道。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1986年,溫陵路和泉秀街環島,1996年圓圈地塊已經改建成“飛天迎賓”城雕,泉州市區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80年代,鯉城區市舶司水關,是古代商船用大船至此,更換成小船把貨物運送到這裡通關,相當於現在的海關部門。現在看這條水路相似一條“臭水溝”,平凡清淡無其,但北宋年間是一條重要水上貿易之路。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1987年,惠安縣崇武鎮古城建城600慶典活動,很多人看了惠女的服飾以為是少數民族,其實是漢族。“崇武靠海吃海”,惠女的這種服飾完全是為了勞作方便。明朝萬曆年間戚繼光在崇武修建城牆抗力倭寇。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1991年,泉州人民歡度在後渚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和平方舟“”訪問泉州的慶典。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2002年,臺灣澎湖媽祖到泉州天后宮會香盛典活動,臺灣同胞與泉州人民有著相同信仰、相同民俗習慣,同根同祖,血溶於水。

找回40年前,泉州這座古老城的回憶

時光流逝,40前的泉州也許不是那麼的繁華,楊湘賢老師用走遍泉州各個角落,用鏡頭的語言留下這珍貴的照片,讓更多年輕瞭解泉州這座城市。

圖片來自楊湘賢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