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衛中院訴訟案件增長實現“慢剎車”

中衛中院訴訟案件增長實現“慢剎車”

近年來,中衛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把訴訟案件快速增長的勢頭降下來,把司法權威和司法公信力升上去”為目標,讓隱患消除於未發,讓糾紛化解在萌芽,讓矛盾解決在基層,讓訴訟迴歸於理性,紮實開展預防和減少訴訟案件數量增長試點工作,案件受理數量增速實現“慢剎車”,助推市域治理現代化。

該院提請中衛市委、政府聯合印發了《中衛市繼續開展預防和減少訴訟案件數量增長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從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減少訴訟案件增量3個方面分解落實51項工作任務,明確任務、責任領導、責任單位、配合單位和完成時限,並納入機關效能、綜合治理、依法治市、“七五”普法等單項工作目標考核。同時,統籌全市41個鄉鎮、487個村居、23個市直部門共同參與試點工作,形成多元化解決矛盾糾紛合力,實現審判工作與社會治理良性互動。

建立健全溝通聯絡機制和聯席會議機制,與檢察、公安、司法行政、工商、衛生、交通、建設、國土資源、勞動保障、民政、信訪等部門有效銜接。推動落實矛盾糾紛化解領導責任制,壓實信訪主體責任,加大責任追究力度,有效遏制信訪增量。加大失信懲戒力度,落實聯動職責,多元共治,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綜治協調、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市域治理格局初步形成。2019年,兩級法院訴訟外化解糾紛1492件,涉案標的逾億元;民事案件調撤率達48.73%,同比上升2.18%,切實減輕了群眾訴累。

堅持“標本兼治,內外並舉,社會協同,司法託底”原則,加強對行業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等的指導,建立“以案定補”專項經費機制,提高調解員工作積極性。注重釋法析理,妥善做好涉眾型行政案件矛盾化解和處置。積極落實非訴行政執行案件“裁執分離”改革,支持相關部門依法履職,全年審查非訴行政執行案件125件,一審行政案件調撤率達20.77%。

建立訴非銜接制度,對事實清楚、案件爭議小的案件,積極與醫療、交通、保險等專業調解組織溝通,合力進行化解。加強訴訟輔導,引導當事人正確看待糾紛,依法合理行使訴權,減少非理性訴訟行為。堅持“能調則調,當判則判,調判結合,案結事了”原則,將調解貫穿於訴訟、執行全過程,大力開展訴前、訴中調解和執行調解。2019年,兩級法院案件調撤率達48.73%,其中婚姻家庭糾紛案件調撤率59.85%。

嚴格審限管理,完善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推行小額速裁、簡案快審。落實案件質量評查、辦案責任倒查及辦案質效考評等制度,完善績效考核模式,深入推進司法公開,不斷提升辦案質量和效率,以辦案質效和司法公信力提升促進市域治理現代化建設。2019年,全市法院法定審限內結案率97.47%,法官人均結案219.03件,一審服判息訴率為99.14%,案件增幅同比下降10.21%,比全區平均增幅低11.01個百分點;網上公開裁判文書2.26萬份,互聯網庭審直播2857次。法定審限內結案率99.57%,結案率97.72%,全區法院排名第一,案件增幅同比下降3.64%,比全區平均增幅低4.44個百分點。案件增幅的“慢剎車”起到了“減壓閥”作用,推動全市法院集中資源辦理重大疑難複雜案件,進一步提升裁判質效,全市法院一審案件改判發回重審率下降至1.09%,有力促進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通過法治宣傳、巡迴審判等形式,營造親情和美、鄰里和睦、社會和諧的良好風尚。及時以《個案專報》《情況反映》《司法建議》等形式向相關部門和涉案單位通報審判中發現的制度缺失、工作疏漏、風險隱患,並督促整改落實。落實失信聯合懲戒機制,防範和查處虛假訴訟,開展涉黨政機關、超期未結案件等專項執行活動,行政糾紛案件數量同比下降10.68%,有力推動了社會誠信建設。加大涉全域旅遊、枸杞產業、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等群體性、敏感、信訪問題的調解處理力度,為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保駕護航。(通訊員 馬玉紅)

來源:寧夏法治報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