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內蒙古自治區的正藍旗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裡曾是大元王朝的龍興之地,元世祖忽必烈在這裡建立了第一座草原都城――元上都。這裡是蒙元文化的發祥地,是察哈爾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國蒙古語音標準基地,是國家重要的綠色畜產品基地,也是蒙古現代文學奠基人納•賽音朝克圖的家鄉。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自駕車隊出發(攝影:馮贛勇)

2007年7月13日,記者作為首都記者採風團的一員前往內蒙古正藍旗。正藍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天堂草原錫林郭勒盟的最南端,是離北京最近的典型草原地區。全旗總面積10182平方公里,總人口8.3萬人,高峰期人口10.5萬人,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車隊奔馳在草原(攝影:馮贛勇)

正藍旗北部為渾善達克沙地,呈現出沙地草原的自然風光;南部為低山丘陵,展現出草甸草原的美麗景象。正藍旗水資源豐富,有大小河流21條,湖泊147個。旗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蘊藏豐富,全旗有各種植物708種,珍稀野生動物資源20餘種。正藍旗交通便捷,207國道、308省道、省際通道、桑藍鐵路、集通鐵路、藍豐鐵路縱橫交錯。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忽必烈雕像(攝影:馮贛勇)

元上都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五一牧場境內、灤河上游的閃電河北岸。始建於蒙古憲宗六年(1256年),是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繼承蒙古汗位時確定的首都。後來元朝定都北京後,就把這裡作為了陪都。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元上都遺址前(攝影:馮贛勇)

元上都初名“開平府”,中統五年(1264年)改名“上都”,又名“上京”、“灤京”,是帝后避暑的地方。明洪武二年(1369年)複名“開平府”,不久廢府改衛,宣德五年(1430年)廢棄不用。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記者元上都留影(攝影:商曉晨)

全城由宮城、內城、外城和關廂等部分組成,城牆以黃土板築,宮城和內城的城牆,分別用磚、石包砌。目前,元上都遺址是我國已發現的草原城市遺址中規模最大、級別最高、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觀花棧橋(攝影:馮贛勇)

記者採風團一行抵達元上都後,同身著民族盛裝的蒙古族同胞們一起進入元上都遺址觀賞金蓮花美景。可以說每年的七、八月份是內蒙古草原最美麗的時候,而位於金蓮川草原上的元上都更不例外,正是觀花正當時。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金蓮花爭相鬥豔(攝影:馮贛勇)

走進由布赫同志題寫的蒙漢文字的“元上都遺址”的石門樓,在通往元上都遺址長長的觀光道兩側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只見一朵朵盛開的金蓮花與其它原上花一起,點綴在綠油油的草地上爭相鬥豔,成片的花朵散發出草原的芬芳,令人流連忘返。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獻上美麗的哈達(攝影:馮贛勇)

“金蓮花,花瓣似蓮較制錢稍大,作為黃色,金黃七瓣環繞其心,一基數朵若蓮而小,六月盛開一望,遍地金色瀾然,至秋花幹而不落。結子如粟米而黑,其葉綠色瘦尖而長,或五尖或七尖”。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蒙古大營馬隊(攝影:馮贛勇)

金蓮花以其頑強的生命力,盛開於塞北的草原,為正藍旗富饒的土地增添了幾分秀色,難怪元代以後的文人墨客,多有對金蓮花的詠贊。清朝詩人胡會恩有詠金蓮花詩:“仙葩生朔漠,當暑發其英,色映金沙麗,香芬玉井清,倚風無俗豔,含露有新榮,試植天池側,芙蕖敢擅名。”其詩把金蓮花比作天宮瑤池邊的芙蓉之美。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博克運動員出場(攝影:馮贛勇)

中午,在正藍旗阿格騰艾裡蒙古大營裡奶茶飄香。在這裡,如果想找點白開水喝好像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所有蒙古包裡的暖瓶裡全裝滿了滾燙的奶茶,足見蒙古同胞們的熱情。而酸奶子、奶豆腐、奶酪、手扒羊肉、羊血腸等風味獨特的蒙古族大餐,讓北京的朋友們著實領略了一次地道濃郁的蒙古族風情。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同場競技(攝影:馮贛勇)

午餐後,在阿格騰艾裡蒙古大營的草場上,幾位彪悍雄壯的蒙古族博克運動員捉對廝殺,輪番上場競技,為車友們展示了精彩的蒙古族式摔跤運動的獨特魅力。與此同時,在阿格騰艾裡蒙古大營裡,躍馬揚鞭馳騁草原和射箭項目也引起了不少記者的極大興趣。大家紛紛參與自己喜愛的活動項目,盡情享受在正藍旗的首日時光。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金蓮川草原(攝影:馮贛勇)

內蒙古最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就是草原風光和民族風情,而正藍旗面積遼闊的草原和特色鮮明的蒙古族文化,正是這兩種資源的有機結合。而金蓮川草原無疑是其典型的代表之一。金蓮川,原名曷裡滸東川,金世宗大定八年(1168年)五月,以“蓮者連也,取其金枝玉葉相連之義”,將曷裡滸東川命名為金蓮川。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草原小景(攝影:馮贛勇)

金蓮川草原東西長60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正藍旗閃電河兩岸的金蓮花午前為花蕾,午後為花瓣,花大色黃,每年7月至8月是金蓮花盛開的季節。金蓮川草原曾經是遼、金、元三代帝王的避暑勝地。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水邊的馬(攝影:馮贛勇)

歷史上元代著名的金蓮花草原,800多年前這裡水草豐美,牛羊成群,是元代鼎盛時期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蒙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今天生活在金蓮川草原上的察哈爾人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大汗的駐帳部落,他們的民俗風情是蒙古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他們的語音也被確定為整個蒙古民族的標準語音。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敖包林場一角(攝影:馮贛勇)

記者首先來到位於正藍旗東北的烏和爾沁敖包林場。確切地講,烏和爾沁敖包林場位於金蓮川草原北部,面積225平方公里。該地區有典型的蒙古高原原始森林。山谷中有多處小溪和水泡子,林中還有狍子、黃羊、狐狸、野兔、山雞等。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彩蝶撲花(攝影:馮贛勇)

烏和爾沁敖包林場主峰海拔1674米,其上有碩大的敖包,此山元朝時被封為萬壽山,是忽必烈祭祀天地的聖地。今天這裡仍然是正藍旗的旗敖包,牧民們每年都要在這裡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盛開的金蓮花(攝影:馮贛勇)

烏和爾沁敖包林場可以說是整個內蒙古地貌的一個濃縮,這裡囊括了山地、林地、沙地、草原、湖泊溼地等地貌特徵。目前的林場已被當地政府定為原生態保護區,嚴格限制放牧和從事農業耕種以及打獵等活動,因此,據說保護區內的植被恢復得很快,一些野生動物也明顯的日益增多。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綠草與白花(攝影:馮贛勇)

走進林場,來到一片開闊的金蓮花盛開的地方,這裡的植被的確非常茂盛。除了成片的綠茵茵草場,還有數不勝數的花草,引來五顏六色的蝴蝶到處飛舞。林場的中部有一片開闊的草原,在這裡能看到當地草原原始的風貌。烏和爾沁敖包山是林場的制高點也是遠近有名的敖包,就山形山勢來看確實有一種神秘感,據說當年建立元上都時就是因為看上了這裡的風水。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採風團合影留念(攝影:馮贛勇)

沿山勢而下,陽坡上和山谷裡是保留完好的原始次生林,從這裡一直向北就進入了渾善達克沙地的腹地。在這些沙丘之間還有一大一小,被當地人稱為水泡子的兩個湖,據說,每到夏季和秋季湖水的顏色總是跟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五彩繽紛非常好看。遠眺,藍天白雲下的林場風光真是如詩如畫,好一幅天生的大自然美景。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金蓮川牧歌(攝影:馮贛勇)

離開烏和爾沁敖包林場前往小扎格斯臺生態觀光區,小扎格斯臺緊靠烏和爾沁敖包,以扎格斯臺湖為中心,由周圍幾十個小湖和水泡子形成湖群,南北約8公里,東西約3公里,湖間和湖邊有碧綠的草坪,湖周被榆樹林和高大的沙丘包圍。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母子牛(攝影:馮贛勇)

扎格斯臺淖爾是附近牧民的野營地,每年夏季牧民遷牧到此地,湖間草地和湖邊是點點蒙古包,牛羊撒滿綠草地,一幅典型的牧園風光圖。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母與子(攝影:馮贛勇)

金蓮川每到盛夏時節,碧綠的草地像一片絨毯鋪滿一覽無垠的大地,馬群、牛群、羊群像飄過的彩雲,冒著縷縷炊煙的雪白蒙古包襯托在藍天白雲下分外妖嬈。金雕翱翔於天空,百靈鳥歌唱於原野,坦蕩如砥的金蓮川開滿色澤瀾然的金蓮花,其景美麗壯觀。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樹蔭下的牛群(攝影:馮贛勇)

金蓮川草原是一塊風水寶地,歷史上曾有不少帝王將相為之傾倒。金大定六年(1166年)夏天,金世宗前往銀山狩獵,11月初由銀山抵涼陘,選項定了金蓮川作為夏捺缽(行宮)避暑之地。當時人說“金蓮川在重山之北,地積陰冷,五穀不殖,郡縣難建,蓋自古極邊荒棄之壤也。氣候殊異,中夏降霜,一日之間寒暑交至,”確定是避暑的好地方。世宗之所以選擇金蓮川,除了它氣候宜於夏季避暑外,更重要的是這一地區地理位置的重要。

內蒙古旅遊:探訪元上都正藍旗(圖)

水天一色(攝影:馮贛勇)

金蓮川草原和元上都相得益彰,互為依託,在國內外齊名。每到夏季,清澈的上都河從這裡流過,兩岸草原上開滿了金色的蓮花,天空是那樣的湛藍,草地是那樣的碧綠,空氣是那樣清新,隔河相望,雄渾而神奇的元上都一覽無遺。(圖文:馮贛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