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玩具娃娃會眨眼”,家長以為孩子開玩笑,後來才發現不對

小孩子剛生出來的時候對這個社會的一切都是一無所知的,他們都需要慢慢的探索慢慢的認識熟悉這個世界,所以他們對一切的事物都是好奇的,他們的想象力也會非常的豐富,腦子裡總會想一些我們大人想不到的稀奇古怪的事情,他們會有很多自己的夢想,但是這些想法基本上都是出於他們所看的動畫片和玩的玩具所引導出來的,所以他們經常會說一些稀奇古怪的話,很多家長都會以為孩子是在開玩笑,或者小孩子胡說的,常常一笑而過。

“媽媽,玩具娃娃會眨眼”,家長以為孩子開玩笑,後來才發現不對

記得我姑姑家的女兒之前在我家住的時候,她晚上就不敢自己睡覺,說晚上會有壞人從窗戶裡爬進去,但是我們家在33樓,怎麼可能會有人爬進來呢?除非是有蜘蛛俠了,而她之所以會有這想法是因為晚上睡覺前我帶他看了類似破案的電影。但是也並不是說所有的孩子隨口說的話都是在開玩笑,有的時候孩子跟家長說的話也是真的。

“媽媽,玩具娃娃會眨眼”,家長以為孩子開玩笑,後來才發現不對

“媽媽,玩具會眨眼”,家長以為孩子開玩笑,後來才意識到問題嚴重性

小咪今年4歲,是一個非常乖巧可愛討人喜歡的女孩,親戚鄰居們都非常的喜歡她,可以說是團寵了。去年小咪生日的時候,小咪的小姨送了她一個非常可愛的洋娃娃,小咪喜歡得不得了,每次從幼兒園回到家,都會先找她的洋娃娃,把在幼兒園遇到的一些事情分享給洋娃娃提醒,吃飯的時候也會給洋娃娃放在身邊,問洋娃娃要不要吃。

“媽媽,玩具娃娃會眨眼”,家長以為孩子開玩笑,後來才發現不對

有一天小咪發現這個洋娃娃在燙晃動的時候會眨眼,於是跑去和媽媽說:“媽媽,這個玩具娃娃會動,它眨眼睛了”。小咪的媽媽在忙,也沒當回事,覺得是孩子的玩笑罷了,再加上那個玩具娃娃晃動的時候本來就會眨眼睛,於是隨口編了個理由糊弄了小咪:“這是因為你喜歡它照顧它,所以它在回應你啊”。

“媽媽,玩具娃娃會眨眼”,家長以為孩子開玩笑,後來才發現不對

就是這麼隨意的一句話,小咪就信以為真了,真的覺得玩具娃娃是有反應的,從此之後上幼兒園也要帶著玩具娃娃,甚至給玩具娃娃起了名字,晚上睡覺也抱著,一天24小時的和娃娃形影不離,有什麼事也都不在和爸爸媽媽說了,都和玩具娃娃說,甚至不讓爸爸媽媽碰玩具娃娃。

“媽媽,玩具娃娃會眨眼”,家長以為孩子開玩笑,後來才發現不對

終於小咪的家長髮現了小咪的異常,覺得小咪眼裡現在只有玩具娃娃,連自己都不能碰,什麼話都不和家長說了,和小咪溝通了也沒什麼用,於是決定帶小咪去看心理醫生。醫生詢問檢查之後,發現小咪變成這樣的原因都在父母身上,因為小咪的爸爸媽媽都太忙了,每天總是工作工作,在家有時候也要加班到很晚,沒有時間陪小咪說話和玩,忽略了小咪的感受,才導致小咪把自己的精神寄託放在了玩具娃娃的身上,把娃娃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媽媽,玩具娃娃會眨眼”,家長以為孩子開玩笑,後來才發現不對

不管什麼時候,都別讓玩具娛樂代替父母

很多家長在忙的時候都會找個東西來打發孩子,例如:手機、電視、動畫片或者是玩具,家長不要以為還自己有了這些自己就可以省很大的事了,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做法,玩具娛樂物品的陪伴是不能代替家長的關愛的,孩子的童年也離不開父母的陪伴,不然孩子的童年將會變得不完整,嚴重了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發育,因此家長一定要注重對孩子的陪伴。

“媽媽,玩具娃娃會眨眼”,家長以為孩子開玩笑,後來才發現不對

那麼如何讓孩子擁有完整的童年呢?

1、多陪伴孩子

任何東西的陪伴都不及父母對孩子的陪伴,作為一名合格的父母,我們每天回到家後,至少要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去配孩子說話做遊戲,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週末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出去野餐,增進親子關係,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媽媽,玩具娃娃會眨眼”,家長以為孩子開玩笑,後來才發現不對

2、多鼓勵誇獎孩子

孩子都是希望自己被父母所肯定的,所以家長不要吝嗇自己的鼓勵,當孩子進步的時候,當孩子完成了某件事情的時候,我們都要去鼓勵孩子,尤其是在孩子遇到什麼困難不敢前進的時候,我們不要去批評孩子膽小,要去鼓勵他們,給他們信心幫助他們邁出第一步。這樣不僅會讓孩子更加自信,還會讓孩子知道自己得到了父母的肯定,讓孩子感受到快樂,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有很大的好處。

“媽媽,玩具娃娃會眨眼”,家長以為孩子開玩笑,後來才發現不對

總之,孩子的童年離不開父母的陪伴,雖然我們努力工作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生活條件,但是滿足物質的同時,別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成長,父母的陪伴會更有利於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對孩子將來性格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