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國際化標準化的唯一出路:中醫辨證智能化

只有從西醫轉到中醫,才能明白這兩個系統是怎麼回事,我一直思考中醫的國際化標準化問題解決方案,讓中醫在新時代重新生長,共有識之士參考:

如果嚴格遵循西藥隨機對照雙盲臨床試驗,目前中成藥方劑是不可能得出研究的療效結果的,這就是為什麼複方丹參滴丸在美國做了20年艱難臨床試驗,還沒拿到美國FDA的批文的重要原因。

———————————————————————

中醫國際化標準化的唯一出路:中醫辨證智能化

————————————————————————

很多觀點會認為是政治原因,刻意打壓中藥,我之前的看法也是,但學懂中醫後才明白不一定是這麼回事。中成藥沒法通過西藥標準的臨床試驗,不是中藥本身無效,而是西醫的疾病診斷與中醫辨證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體系,如果嚴格按照西藥臨床試驗要求的話,不可能得出確定概率的療效數據。

簡單說:一箇中藥方劑,一箇中成藥讓幾萬、幾百萬的病人服,本身就是違背中醫辨證施治的醫理!不可能取得單一成分西藥一樣的、確定概率的臨床療效數據。

那中醫療效確定的概率數據怎麼找到呢?中醫能國際化標準化的出路在哪呢?

我個人觀點,就是開發中醫辨證智能化系統

只有開發智能化辨證系統,才能為一種疾病病人開具不同的方劑,實現一人一方,最後統計不同的智能系統的結果,得出不同系統的有效概率,擇優去劣。才能讓無法理解中國文化、沒法理解中醫醫理的外國醫生直接用。這就好比大家都會用手機,不需要大家每個人都懂複雜的手機內部構成。

這事,靠個體的中醫絕對不行,不管他水平多高,靠國醫大師一樣也不行。同不同的醫生看同一個病人,都會開出不同的方子,而且如果用雙盲,同一個醫生看同一個病人,都會開出不同的方子。

中醫國際化標準化的唯一出路:中醫辨證智能化


這種主觀性是不可避免的,沒法實現確定概率的,只有靠客觀的工具—智能運算系統,同樣的症狀群,運算出來同樣的方子,這個是確定的,哪怕療效低,但這個概率也是確定的!

中醫是可以先於西醫實現智能化的,因為沒有那些化驗單和檢查,只有症狀、脈相。

現代醫學其實不需要智能化的,報告數據出來,診斷就出來了,要智能化系統幹嘛?所以現在的醫學智能都專注在影像學讀片上了,輔助影像科醫生的工作而已。

而醫學智能最合適的就是中醫,我們拭目以待。

中醫國際化標準化的唯一出路:中醫辨證智能化

歡迎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