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信陽 初心永志代代傳(2)

代際接力 傳承“紅色基因”

有一種感動穿越時空,有一種記憶歷久彌新。它們不僅蘊藏著我們“從哪兒來”的精神密碼,更標定了我們“去往何方”的精神路標。

“村裡有很多像我們這樣的‘光榮之家’,附近還有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的落腳點、許世友將軍故里,一代代流傳下來好多故事。”在新縣田鋪大壪,八旬老人夏世梅的家中記錄著“紅色家史”。最讓老人驕傲的,是即將成長為一名空軍飛行員的孫子韓建東。老人說,四代相傳的紅色家風,是這個家最大的財富。

“我激動地緊緊握住總書記的手,介紹了自己的革命家史。總書記勉勵我們做好紅色基因的傳承和傳播。”對於總書記的囑託,大別山幹部學院特聘教師黃德耀銘記於心。作為信陽紅色宣講團的成員,他傾盡心力,當好紅色基因傳承人。

薪火相傳,血脈永續。在信陽,像夏世梅、黃德耀一樣的大別山紅軍後代、革命烈士家屬還有很多。

近年來,紅色傳承者的遞增速度讓人欣喜。在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每到雙休日或節假日,總有一群中小學生講解員,活躍在各個場館。“別看他們年齡小,上萬字的講解詞,背得滾瓜爛熟,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爛熟於心。”說起他們,博物館館長汪蔚一臉的自豪。在新縣的各大紅色景區,小小講解員的身影,隨處可見,紅色種子早已在他們的心裡生根發芽。

心中有信仰,腳下才有力量。2019年年末,全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紅色宣講報告團在全市做了巡迴報告。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事事動人,讓聽眾為之動容。

激活動能 擦亮“紅色底色”

緬懷是為了更好地前行。紅色基因為信陽的文化旅遊、經濟發展等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進入新時代,信陽充分利用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成功打造了“蘇區首府”“將軍故鄉”“江淮抗戰”“千里躍進”四大紅色旅遊品牌,構建了“一軸三帶四路八區”“70個景點”的戰略佈局,走出了一條“以紅促綠、紅綠輝映”的旅遊業發展之路,形成了“一紅一綠”兩大旅遊品牌,大別山紅色旅遊區也成為中央確定的全國十二個重點紅色旅遊景區之一。

在羅山縣何家衝紀念園,何家衝明珠農業公司總經理王家銀難掩笑意:“靠著這何家衝的紅色旅遊資源,我創辦了公司,種植加工銷售土特產品,還搞起了水產家禽養殖,再加上這農家樂餐飲住宿,不僅自個兒增了收、致了富,還帶動不少周邊的鄉親一起脫貧致富呢!”王家銀的幸福是鄉鄰們新生活的一個縮影。

在新縣,登將軍山、走“志仁”小道、行“千里躍進”路,成為一批批大別山幹部學院學員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初心之旅;遊客在紅色文化歷史時空中穿行,感受“將軍縣”的壯烈與偉大;以大別山幹部學院為代表的17家紅色教育培訓機構累計培訓學員30萬人次,大別山紅色教育遊品牌價值達38.62億元。

激活紅色動能,助力信陽發展。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喬新江表示:“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將傳承弘揚大別山精神作為新時代老區黨員幹部的重要使命,著力構建傳播傳承大別山精神的主陣地,讓大別山精神真正成為鞏固紅色政權的‘傳家寶’、老區振興發展的‘定盤星’、全面從嚴治黨的‘壓艙石’,促進老區振興,造福老區人民!”

山河為證,歲月為名。今天,歷史的接力棒傳到我們手上,我們當格外珍惜這一榮光,在回首中銘記,在緬懷中傳承,在開拓中弘揚,讓紅色基因永不變色,代代相傳。

(信陽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