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歷史觀:從宇宙大爆炸到當下

大歷史觀,是科學世界觀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以一種宏大的、整體的、鳥瞰的視角來看待整個歷史,並以此來解讀科學體系下的各類歷史讀物。核心觀點有三個:

1、自從有了時間,便有了歷史。

2、自從有了歷史,便是持續的連貫的。

3、萬物同源,眾生同根,歷史是一個整體。

大歷史觀:從宇宙大爆炸到當下

這三個觀點中,除了第1個出自霍金之外,剩下的兩個都是道家的傳統觀念。道家哲學中的“物極必反”,是“循環往復”,等觀點認為時間是沒有開始,沒有結束的,“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尾”。在霍金的科普中曾說過:一切是有開端的。大爆炸就是開端,在大爆炸之前,連時間都沒有。

這兩個不同的“時間觀”,造成一個分歧便是:你是更相信經驗論?還是更相信理念論?無始無終的時間觀,是一種很合理,但是沒有辦法被實驗論證的觀點。而“奇點說”是基於“宇宙膨脹”發現而提出的科學假說,即便有些地方不如前者合理,但是它是由科學依據作為支撐的。

大歷史觀:從宇宙大爆炸到當下

科學還是玄學?相信玄學的話,是要把“宇宙大爆炸”作為萬千循環中的一環來解釋。即“奇點”之前,應該還有個宇宙,我們只是生活在若干循環中的一環。時間是無窮盡的,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相信科學的話,“奇點”之前啥也沒有,連時間都沒有,“奇點”之前根本沒有之前。我們所認知的一切物理法則,到了“奇點”都沒用了。那是一個三維生物無法理解的存在,科學有時候比玄學還玄。

不管相信那種說法,從“宇宙大爆炸”開始,歷史就開始上演了,這就是“大歷史觀”的開端。大爆炸同時產生了時間、空間、能量、物質。歷史要從這裡學起,當宇宙這鍋“核輻射湯”開始冷卻的時候,物質屬性開始出現,於是有了化學的、物理的反應,化學史、和物理學史便從這裡開始了。當宇宙進一步冷卻,開始聚集成星雲、恆星、星系的時候,宇宙天體史便從這裡開始了。不管科學如何分門別類,整個宇宙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

大歷史觀:從宇宙大爆炸到當下

人類出現之前的歷史,統統歸為自然史,有大及小、由遠及近:宇宙史、地球史、礦物史、生物史、動物史等。這一切的發展是連貫的,即使人們的所掌握的知識並不連貫,但是時間上是連綿不絕的。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建立好知識的框架,然後往裡面添磚增瓦。

人類出現之時,還有一個從自然界走向人類社會的過程,稱之為人類史。這是由古人類化石考古和分子遺傳學分別研究的領域,從最早的古猿,到出現人科、人屬、人種,再由能人、直立人、智人逐漸進化為現代人類。儘管“多地區起源說”和“非洲起源說”仍然存在爭議,但是不妨兩方面的意見都參考參考。大歷史觀是讀歷史的思路,而不是要給歷史下定論,專業的事還得靠專業的人來幹。

大歷史觀:從宇宙大爆炸到當下

人類出現之後的歷史,由於人的特殊性,可以一分為二,一是物質發展的歷史,二是思想認識發展的歷史。物質發展經歷了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並在不同地域建立了不同的政治體系。根據地域來劃分,一般是分為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還有一些其他國家史。精神世界的發展可分為中國思想史和西方哲學史。一個宏觀的歷史框架,可以把我們能看到的所有的歷史書,全部納入其中。

科學簡史:科學史概論

科學簡史:為何要讀科學史?

科學簡史:科學發生的人文背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