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支书”李仕祥:种“脱贫果”27年,不胜不休

谷雨一场透雨后,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下八庙镇石鼓梁村果园内,枝丫间、树梢里,露出一颗颗指头般大小、嫩绿的桃和梨,探头探脑的吆喝着、追赶着,染绿了大巴山。

山林间人头攒动,谈笑阵阵。邮政、顺丰的部门负责人来了,西安、成都的水果商贩来了,巴中、南充的超市经销员来了,他们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来找“水果支书”李仕祥,洽谈水果销售合作。

“还有2个月才能采摘,就有这多客商来预定,这都是‘水果支书’李仕祥带领我们种‘脱贫果’的功劳。”石鼓梁村第一书记李顺龙说。

探路 不愿一辈子穷

石鼓梁村像一把老式座椅,突兀而起的山梁就是座椅靠背,两层台地恰似座位、脚踏板,省道唐巴路从座位后横穿而过,白岩滩河静静地流淌在脚边。

“地少人口多,出门就爬坡,庄稼年年有,村里光穷窝。”村支部书记杨荣国介绍,全村306户1087人,耕地、坡地、河滩地总共才1000余亩,人均产粮700余斤,丰年勉强糊个温饱。

1952年,李仕祥出生于石鼓梁村,父亲是流落红军。“红军是帮穷人翻身吃饱饭的”,为了这个信念,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父亲和石鼓梁村村社干部到苍溪县学习雪梨种植技术,回家种了几十株,但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砍了。靠家里2亩多坡耕地,李仕祥读完了高中,并于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又参了军。

1978年10月,退伍回家不久,李仕祥被选为石鼓梁村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以粮猪为主大包干,基本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但致富似乎很遥远。

“不能再这样穷下去,要让村民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上世纪80年代末,李仕祥和村民商议后,试种中药材、蔬菜增加经济收入,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石鼓梁村蔬菜、药材远近有名,但受制于交通、市场,却赚不了几个钱。”村民蒋怀国回忆,村里只有一条2.8公里的唐巴公路,还是泥碎路,过往车辆少。要卖菜卖药材,早上3点就得起床,背一背或挑两筐,翻山越岭3个多小时,赶到附近的下八庙、花丛、观音井等场镇时,汗水湿透内衣,冬天冷风一吹,浑身发抖,极易感冒。卖完后,再买一袋化肥或农药种子、生活用品,回家时已筋疲力尽。因实在太辛苦,种蔬菜药材致富的劲头逐渐减弱,不久后又回到了老路。

1993年,李仕祥不甘心村民们穷一辈子,又带领村民在田边地角种植了1万余株黄花梨、丰收梨。1994年,中央实施“八七扶贫攻坚”,“池园经济”在巴中遍地开花,石鼓梁村也满怀希望,修建了灌溉渠、产业路。1996年梨树初次投产,却让村民们哭笑不得,一气之下,将梨树全部砍掉。“梨子像核桃,又小又硬,猪都啃不动。哪个买?”

“中央多次提倡发展经济作物,政策绝对正确,只是我们没选好路。”李仕祥总结失败的原因,首先是观念落后,村民对经济作物不重视、不管理,舍不得好田好地;其次是缺技术,田边地脚虫害最多,梨树一旦生病,村民只能瞪眼看;政策也不配套,忽略了市场培育、技术培训和物流建设等。

再战 认准的事就得干

农村的致富路在哪里?传统农业显然不行,务工又会造成空心村,还是特色农业对路。

发展什么特色农业?重庆农科院专家考察村情、气候、市场后,建议还是种果树,并推荐了市场前景好、果品质量好的新世纪砂梨。

2002年夏,听说李仕祥又想种梨树,村民直呼不同意。“93年的教训忘了?我坚决不种,再砍树麻烦。”老组长邓万友带头反对。“一亩梨子卖几个钱?3000?5000?”村民蔡光明不屑一顾,转身去收购生猪。“田地都种梨子,我们吃啥子?”妻子彭仕芳质问道。

“认准的事就得干,还要干好,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李仕祥始终不忘当初的誓言。他借国家开发扶贫的契机,整合项目资金18万元,购买了7万株新世纪砂梨,组织魏存友、张子银、魏存甫等30余名村民到苍溪县、蒲江县、雅安市等地参观学习,激发村民的兴趣,还聘请了苍溪县高级农艺师魏仲为技术员,指导管理梨树。

“现在回头去看,种梨能成功,是一场意外。”李仕祥说,拉回梨树苗后,他让村民优先选择,等他和邻居王开明等10几户去拿时,哪知苗木商以次充好,7万株梨树里混了1万株翠冠梨,被村民遗弃。“当时只知道新世纪砂梨好,从没听说过翠冠梨。但如果我们不带头栽,发展特色产业又是一句空话。”他只好给王开明等人说好话、下命令,魏仲也承诺以后嫁接成砂梨,妻子和王开明等才硬着头皮栽了1万株60亩翠冠梨。

梨树投产的前三年,田地里没有一点收获。看到邻村收割稻谷,张子银坐不住了。“三年无收获,全家人吃啥?啃梨树?”他悄悄把梨树全部挖了,卖到邻村,又种起庄稼。其他村民也趁李仕祥不注意,陆续卖树、砍树,即使梨树马上要投产了。

架不住村民的蛊惑、无粮吃的煎熬,妻子彭仕芳和王开明们抱怨着也要砍树种庄稼。李仕祥火了,“你们要是砍梨树,我砍你们。”他还求情道,莫粮吃莫钱用,他去借粮借钱,帮助大家度过难关,“一定要保住梨树,保住就有希望”。

到2006年春,全村7万株梨树只剩下李仕祥们10几户60亩翠冠梨和零星几亩砂梨。“就这60余亩,保住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害怕妻子和邻居悄悄砍树,李仕祥在唐巴公路边搭了一个窝棚,日夜守护着“希望”。2004年,他干脆从“椅背处”半山腰搬下来,在窝棚上盖了两层楼房,阳台上一望,60亩翠冠梨树尽入眼帘。

“皮薄、糖份足、入口化渣。”2006年7月,翠冠梨一登台,就让人赞不绝口;砂梨也不错,但不受巴山人偏爱,买着寥寥。那年,李仕祥们60亩翠冠梨卖了8万多元,“石鼓梁村有好梨”沿唐巴公路疯传。2008年梨树进入盛产期,南充、巴中的水果商纷纷赶来收购,翠冠梨涨到每斤3元还供不应求。张子银们后悔不迭,种砂梨的村民大呼上当,答应免费帮助嫁接翠冠梨才乐意,妻子和王开明们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笑称李仕祥为“水果支书”。

此后几年,石鼓梁村梨产业进入了慢车道。“没钱投入是关键。”李仕祥说,开发式扶贫重在解决“四难问题”,且需要村民配套大部分资金和劳力,而种一亩翠冠梨仅树苗、化肥等就需投入2000元,且前三年还无收获,村民心有余而力不足,整村推进、全域脱贫短期内无法实现。

决胜 全面小康是我们的使命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论述,吹到了石鼓梁村,也吹进了李仕祥的心。

2014年,石鼓梁村被识别为省级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9户416人。

精准施策、精准帮扶。4.3公里村道理终于硬化,60余户危旧房得到改造,技术员、村“两委”干部和帮扶干部走进农家院户,组织召开院户会、村社代表会、党员会,问计脱贫产业。

2014年底,因超龄而卸任村支书、但还是被村民选为村主任的李仕祥,和杨荣国等村社干部商议,成立石鼓梁村种植专合社,为村民免费提供树苗、化肥、农药,在全村种植600亩翠冠梨、300亩夏之茂桃树,并继续聘请魏仲为技术员。

有李仕祥、王开明等10几户的成功示范,又提供免费树苗、技术服务,村民种果树的热情高涨。

当年反对种果树的“带头大哥”邓万友尽管已80高龄,仍颤颤巍巍的种了1亩翠冠梨,“去年卖了2万元,比种庄稼强10几倍,活路还轻松,梨树就是我的‘脱贫果’‘致富果’‘养老果’。”

“我后悔惨了,再也不砍树了,要好好管护,把损失夺回来。”贫困户张子银把5亩田地全部种上翠冠梨,还拜魏仲为师,认真学习梨树管护技术,现在已是村里的技术骨干。

村民蔡光明放下巴中的生意,专程赶回来,投资近2万元请挖机、工人,翻耕了3.5亩撂荒地,全部种上翠冠梨。“翠冠梨五年盛产,每株挂果100斤左右,按每亩100株、每斤3到5元计算,保守估计都有3万元收入。去年村里卖水果收入10万元以上的就有3户,比我做生意都强,还稳定,咋不心动?”长期跑市场,蔡光明双眼透着精明。

李仕祥家也扩大了种植规模,把旧宅基地、蔬菜地和女儿的撂荒地共4.8亩,全部种上了翠冠梨,“去年3亩盛产、2亩初产,卖了12万元。”果园里,彭仕芳一手端着面盆,一手扬撒稻谷,30余只土鸡从四处飞奔过来。

2017年,在共青团恩阳区委员会帮助指导下,石鼓梁村申请了有机产品认证;和邮政快递对接,村民建起了邮乐小店。2018年,村里举办了“相约石鼓梁.欢乐采摘节”体验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石鼓梁水果的知名度、美誉度。2019年,整合项目资金20余万元,建起一座100吨冷库,解决村民水果储藏难。

“去年全村收获翠冠梨400吨、桃100吨,在家的250户收入全部上万元,其中收入5万元以上的20户,还培养了技术骨干20名。”李仕祥说,2016年,石鼓梁村脱贫摘帽,2018年,119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下一步,将继续打好打响石鼓梁水果品牌,示范带动周边村社种植,共同致富、全面小康是我们的使命。” 阳光透过青翠欲滴的梨树,洒在李仕祥身上,十分明亮。(王兴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