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小螃蟹

外出两日回到家里,一进门有种异味扑面而来,这味不算很大,但却很好分辨,一种带着咸味的气味。它从厨房而来,来自一个塑料罐。

上周的周末,那是一个晴朗温暖的日子,一家三口临时决定去海边“赶海”。“赶海”——这是儿子对它的称呼。作为一个在瓯江入海口生活了 近四十年的我来说,上一次“赶海”也只能追溯到小学时光,再大点就未曾去过了。那一片广袤的滩涂、那一片的壮丽的树林、那一片五彩的果园,这一切都已变成向儿子吹嘘的资本了。想带他去重温我的过去,重温那掏鸟窝、捉螃蟹、煮糖水等等等等,但现实总让很难办到。那树林、那果园都已不在,那滩涂也已变得不在那么自然,一条犹如巨龙般的防洪坝让它失去了“原生态”。

坑坑洼洼、泥沙飞扬,这是通往今天的目的地唯一的一条路。这条路是在一条防洪堤上,这路面本该是平整的,但终究是无法承受那工程车的“蹂躏”。一处满是石子的空地,停着几辆破旧的运沙车,还有几辆小面包,往前走点,能看到一个码头样子的建筑。建筑的远方的海面上停着满满的小渔船。

“爸爸,这么这些船上都没人?”儿子盯着那些船。

“渔夫们还没上班呀,他们现在是把船停在滩涂上,等退潮了,你就可以看到这些船都是泥土上。”儿子点点头。

. 顺着这沙子路往另一边走去,那里的海水退了写,露出那黑色的土地。它一格一格犹如那黑色的网帐,还有那数不清的泥洞。

“爸爸,这个洞里有只小螃蟹。“儿子用手急切的招呼我。

刚想用手里顺道捡来的木棍去戳的时候,那螃蟹已逃之夭夭。

“这里有只小的。”

一只五毛银币的大小的螃蟹,躲在一颗小石子的后面,它想逃奈何已无路可去,家里带来的罐子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缺少工具的我们,面对那些洞里稍大点的螃蟹,只能叹叹气,眼睁睁的看着它们消失在眼前。时间慢慢的过去,那些光溜溜的石头浮出来越来越多。太阳也早已被云朵所遮挡,海风也渐渐的大了些,雨滴悄悄的落了下来。

天气的虽然在“恶”化,人却越来越多,他们身披雨衣、脚穿雨靴、手拿网兜,一看就是“常客”。他们在这石头上来回穿行,随时翻阅石头,不一会又多上了来。

“还是有些早了,等海水再退些。”

雨越来越大,温度也下降了些,对于我们来说,在下去也不太合适了。儿子心有不甘,眼睛望着窗外的雨水,眼里充满的是失望。

“我们先回家吧,下次再来。”

给罐子里换了了水,泥土也清洗的差不多了,将那两只尚存活的小螃蟹又扔了进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