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如何识别明代瓷器(一)

2005年明宣德青花云龙纹葵口洗以4094万元成交;2006年明釉里红玉壶春瓶突破 6440万元成交;2014年,在一次迎春青花瓷专场上,一件明代精品民窑青花将军罐从280万元起拍,最终以868.5万元成交,另一件宣德民窑青花缠 枝纹大盘更以1567.5万成交,2017年4月5日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明宣德 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成交价: 2.29亿港元。

古瓷:如何识别明代瓷器(一)


由此可见,随着越来越多的藏家对明代瓷器的关注,明代瓷器的价格节节攀升,同时,随着明代瓷器价格的攀升,不少人打起了做赝品的注意,为了让新入门的藏家少走冤枉路,特简单介绍下明代瓷器的共同特征。

古瓷:如何识别明代瓷器(一)


古瓷:如何识别明代瓷器(一)


古瓷:如何识别明代瓷器(一)


1.造型:

一般都是丰满、浑圆、古朴,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给人以质朴、庄重之感;

古瓷:如何识别明代瓷器(一)


古瓷:如何识别明代瓷器(一)


2.胎体:

琢器都比较厚重,圆器的胎体也较清代的厚重,永乐、宣德器里很规矩,俗称“净里”,其它时期的盘、碗类内壁不大平整,琢器的腹部有多至两层的衔接痕迹,弘治以前,注重修胎,接痕不太明显,正德以后,)嘉靖、隆庆、万历以及明末各朝,胎体接痕特别显露,尤其民窑。

明代所有瓷器露胎处,多有火石红痕的现象,俗称“黄衣”,其胎质虽然不及康熙时期的细腻、坚硬,但是仍具坚致缜密。

古瓷:如何识别明代瓷器(一)

古瓷:如何识别明代瓷器(一)



3.釉面:

最大特点就是釉质肥厚、滋润,青花品种除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少数器物釉面洁白外,其余皆为青白色,俗称“亮青釉”,这种白中闪青的釉面,贯穿了整个明瓷的始末。釉面大多均净,少有“桔皮纹”现象(宣德除外),器口及足边微有垂流痕迹,又因釉质凝肥,偶见缩釉裂斑。

古瓷:如何识别明代瓷器(一)


说了这么多,不如自己多看看、多“摸摸”,看看“标准器”,毕竟理论要跟实践结合。今天就说到这里,喜欢的点点关注。


参考文献:文物拍卖从业人员复习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