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發動鄉賢參與村級監督助力鄉村治理

富源發動鄉賢參與村級監督助力鄉村治理

本報訊(記者 謝進 通訊員 劉雲超) “拿到了賠償,後續治療有保障,心裡的疙瘩也解開了。”不久前,富源縣墨紅鎮玉麥村委會鄉賢監督工作站站長吳有芳做調解“回訪”時,村民餘成周說。

去年6月,餘成周在幫同村吳某家建蓋房屋時不慎摔傷,兩家人因為醫療賠償費用而鬧起了矛盾,村組幹部多次調解未果。

被聘為玉麥村鄉賢監督工作站站長的吳有芳,是原曲靖市衛計局退休幹部,瞭解到這一情況後,及時上門做雙方的思想工作。經過一番勸導,雙方沒有對簿公堂,而是心平氣和地協商解決了。

“以前群眾們有意見,要麼不想提,要麼就越級向上舉報反映。有了鄉賢監督工作站後,村民們有個煩心事糟心事會跟我們講。”吳有芳說。

去年9月以來,富源縣紀委監委在全縣探索開展鄉賢參與村級事務監督工作,在村委會(社區)成立鄉賢監督工作站,聘請3至5名“能人”擔任鄉賢監督員。

富源縣紀委監委明確了“鄉賢”標準——有較好的才能品德、熱心家鄉建設、在群眾中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威望。照此標準,各村(社區)認真做好篩查,採取個人自願申請、組織逐級審核推薦的方式,由縣級紀檢監察、政法、信訪等部門審核同意,並在全村進行公示無異議,最後由鄉鎮(街道)黨(工)委聘請確定。

“村民們反映說村務財務公開太籠統,看不明白,鄉賢監督員把這個意見反饋給我們後,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就公開得非常詳細了,大家看得更明白了。”玉麥村委會黨總支書記王紹成說,大到村裡的工程項目建設,小到村委會買了幾公斤油,都一一進行了公開。

鄉賢監督員通過列席村“兩委”會議聽取通報、參與項目檢查驗收、調查收集民意等形式,對村委會重大決策、集體“三資”管理、村務財務公開等事項進行監督。對發現的村級治理問題,及時向村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提出建議、督促整改,並向村民通報整改結果;對發現的疑似違紀違法問題或群眾反響強烈的熱難點問題,直接向鄉鎮(街道)紀(工)委報告反映。

“我們還將加強對鄉賢監督員作用發揮的保障服務和管理監督,探索建立鄉賢資源數據庫,開展‘傑出鄉賢’評選表彰、宣傳推廣等活動,鼓勵離退休的黨政幹部和各類社會精英感恩故里、回報桑梓。”富源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王芬說。

富源發動鄉賢參與村級監督助力鄉村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