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中國的國都,決不可設在江南,這是為何?

錢穆:中國的國都,決不可設在江南,這是為何?

孫中山先生曾盛讚江南:"南京為中國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但是錢穆卻說,中國的國都決不可設在江南。如此鍾靈毓秀、人才濟濟的地方卻無法作為中國的首都,他為何這樣說呢?

中國自上而下的發展

與西方文化不同的,西方由小到大,由溫帶到寒帶,由低到高:從希臘到羅馬,先後跨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比利時、法國、英國、德國,但那時的蘇聯,希臘是小地區的暖區,德國和蘇聯是大面積高寒地區。

而中國的歷史呢?中國以黃河流域、長安、洛陽為中心逐漸向長江轉移,再由江浙向閩粵轉移,是由大到小,由高寒帶向低暖帶的。二者恰恰相反的。

產生差異的原因是什麼?要知道,中國的國土面積位居世界第二,中國的領土確實十分遼闊。曾經的中國古代從不缺少戰爭。每次發生大動亂,人們就到處逃竄。舊的文化遷移到新的花園,新的文化就出現了。這就是文化的變遷。

不管我們現在去哪裡,因為文化是流動的,文化到達的每個地方,都有歷史的遺蹟。因而每個地方都有歷史遺蹟和文化紀念館。文化不能代表未來是發展,這些景點只能作為遊客體驗一段歷史的景點。如山西大同,是北魏的政治文化中心。

錢穆:中國的國都,決不可設在江南,這是為何?

有很多人,包括士兵、學者、政治家、僧侶等等,但也逃不掉不復從前的繁榮的命運。通過觀察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中國文化是由上而下的,地域雖然如此,我們的國家卻絕對不能這樣的。只有不斷進步,我們才能自下而上。

發展需要新血液

我們要如何進步?抗戰時期,錢穆先生寫了兩篇文章,認為抗戰勝利後,國家的首都永遠不應該位於江南地區。事實上,江南地區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和文化區域,有大量的人才。但是,因為一直處於過去和暫時的廕庇之下,國家是得不到發展的。

要不為什麼說青年是希望呢?只有不斷地尋找新的力量,才能使國家有活力。如果滿足於現狀,不知道如何看待危險,那麼國家只會呈現下降趨勢。

民國二十六年,錢穆先生從洛陽到長安,遊覽西北,一路上看到了許多農村社會生活狀況。他覺得中國的混亂即將來臨。然而,在同一個國家,有兩個不同的社會,在經濟和文化上有很大的差異。

錢穆:中國的國都,決不可設在江南,這是為何?

中國人總是喜歡跑到東南沿海,那裡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誘導著人們奔赴向前。但黃河中上游和大陸西北部長期荒蕪。雖然如此,當地人的血脈依然是我們古代漢唐王朝的傳承。

從本質上說,這並不比東南沿海的人差。也許更好。如果能夠進一步培育和發展我們的經濟和文化,仍然能夠發揚我們北方祖先的博大精深的精神,這是人們尋找新的歷史文化生活的主要途徑。

當時,錢穆主張抗戰勝利後,西安應成為中國的首都。關於設立西安為首都,其實孫中山早就提出了這個觀點。孫先生說:"我們革命的首都應在武漢,此乃內陸中心,一呼百應。建國的首都應在西安,這是中國全國中心。將來要做一個亞洲的中國,則應該建都在伊犁。"

錢穆:中國的國都,決不可設在江南,這是為何?

平衡中國各地的發展

建設一個國家的精神應該逆潮流而不是跟風。這也恰巧像一個人,逆流而上,如果你不前進,你就會原地踏步甚至後退。中央政府進駐南京時,全國知識分子的經濟力量集中在東南部,西北部被拋棄。有了東南的吸引力,就沒辦法了。

第一種是偏癱。如果不治好,他們都會麻木的。如果西安作為西安的首都,是由中央政府、知識分子和經濟力量主導的,可以向後拉到那邊,逐步向後移到一部分,使兩邊逐漸平衡。在漢唐時期,它是如此的落後,從東到西。

此時,應該由南向北逆轉。後來,華萊說:"我經過了你們河西蘭州一帶,便想像到我們美國當年西部的開發。"這也恰巧與錢穆的觀點相符合。

錢穆:中國的國都,決不可設在江南,這是為何?

帶動內地的發展

那時候的中國太過落後。日本已經被趕出了中國,而蘇聯才是和中國相聯繫的。中央政府要領頭向前跑,選擇合適的首都自然是重中之重。政府應該接近大多數想接近政府但不能接近的人,但不一定要接近江浙閩粵沿海地區的人民。他們有能力接近政府自然會前來。

中國不同區域發展不均勻,像西北太落後,政府離他們很遠,他們沒有力量接近政府。若是處於太過安逸的狀態難免不利於國家的奮進。移都西北或許是一個恰當的選擇。

中國,不僅有發達的沿海一帶發達的地區,同時也有著像新疆、西藏、寧夏、青海等發展沒有那麼迅速的國家。無論繁榮與否,它們都是中國的土地,誰也不能割捨中國一個整體。

錢穆:中國的國都,決不可設在江南,這是為何?

像孫中山先生曾經說的:從武漢到西安,再從西安到伊犁,必須解決此北方西北方落後的問題。從本質上講,北方人並不比南方人差,但文化和經濟環境掩埋和壓制了他們。

被西方的超前吸引後,大家都喜歡跑到沿海地區去。自然沿海地區發展先進,但大陸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所以中國應該互相幫助。站在國家的立場上,至少要用一些力量引導文化經濟迴歸黃河流域,繼續向西北方向發展。

想要中國走上正軌,中國人就必須把自己的力量推到落後的大陸。因此,中國真正的問題顯然是在大陸內地。只有內地得到了迅速發展,國家才能真正發展。總而言之,國家的發展不是一個地區的獨自繁榮,而是中國各個地區都能夠穩步地發展,如此,才能創造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