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入少林寺,15岁北漂,王宝强从农村娃到大明星

也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瓜多得吃不完,离婚的,结婚的,还有说分手的。

听得太多,看得太多,瓜也懒得吃了。

倒是还有个上热搜的人——王宝强。

别的不去说他,但就他的打拼故事,我觉得值得回顾一下。

有几个片段:

为了电影,白天在工地上搬砖,晚上住在地下室,一住也是3年;

为了梦想,在北影厂的门口“蹲活儿”,一蹲就是3年。

因为不怕“死”,因为“傻”,一路死扛,在电影《盲井》崭露头角,终于在昏暗中迎来曙光,“许三多”的形象至今让我们记忆犹新。

冯小刚说到他时,说:

王宝强为年轻人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你有梦想,去努力,就能成功!

8岁入少林寺,15岁北漂,王宝强从农村娃到大明星

01

王宝强的故事,让我想起电影《风雨哈佛路》中的那个女孩。

Liz。

出生在贫民窟里,父母吸毒,家庭可谓千疮百孔。

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难无穷无尽。

随着慢慢成长,意识到只有读书成方能改变命运。

于是,一边打工一边上学,用两年时光学完高中四年课程,每门课成绩都在A以上,获得了纽约时报等奖学金。

一个金色的季节,那个面试时连件像样的外衣都没的女孩,那个靠捡垃圾维持生活的女孩,那个夜晚在地铁站睡觉的女孩,走进了哈佛的大门。

请不要闭眼,机会就在下一秒出现。

Liz

常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

对。这个时代淘汰你,连声招呼都不打,不到最后一秒,那敢轻言放弃。

02

还有一个人,幸运之神来得更迟

8岁入少林寺,15岁北漂,王宝强从农村娃到大明星

5岁时,父亲突然病逝。12岁时,母亲改嫁。 14岁时,辍学离校,开始流浪。

干过粉刷工、消防员、推销员、电工、铁路工人、律师,还当过兵,开过加油站、快餐店。

56岁时,变为穷光蛋一枚。

带着一只压力锅,一个50磅的作料桶,开着老福特,开始了第n次创业,……

着白色西装,打黑色蝴蝶结,顶满头白发,从肯塔基州到俄亥俄州,兜售炸鸡秘方,希望为饭店表演炸鸡块。

开始时,谁也不相信他,甚至觉得这个怪老头纯粹胡诌。

整整两年,被拒绝了1009次。

终于,第1010次,走进一家饭店时,得到一句回答:

“好吧!”

从此,有了转机,想法逐渐被人接受。

80多岁时,名字传遍全世界。

他,就是餐饮业经营特许加盟店的鼻祖,就是肯德基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

经历了1009次失败,实际上,加上之前的,远远不止这个数。

但他却说:一次成功就够了。

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开了门。不断地试错,不断地摸索,苦心经营变成了偶然相遇。3

03

如果王宝强在出演《盲井》之前,Liz在下一秒之前,如果哈伦德·山德士在第1010次之前,选择了放弃,就没有了后来。

8岁入少林寺,15岁北漂,王宝强从农村娃到大明星

所谓的成功,就是一种坚持、一份耐心。

比如滴水穿石,比如铁杵磨针,还比如愚公移山。

《人民日报》曾有篇《耐心成就人生之美》的文章,谈的是当前的社会常见病:焦虑

文中列举了种种现象:

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

有的人看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顿时沉不住气,“两年没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没挪动,四处去活动”,千方百计走捷径。

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怠慢和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和曲折,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一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

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或许,你在考场无数次败北,或许,你在商场有些迷茫,或许,……

都不要紧的。

机会就在下一秒出现 请不要闭眼。

拾遗君写过一篇文《那一年岳云鹏14岁、郭德纲26岁、王宝强15岁、马云35岁》。

他这样写道:

站在2019年的当口,也许你正经历着岳云鹏的屈辱,也许你正经历着郭德纲的幻灭,也许你正经历着王宝强的悲苦,也许你正经历着马云的滑铁卢……但不管你经历着什么磨难,我都希望你能挺一挺,咬咬牙,挺一挺,也许你就能迎来云开雾散的明天。

这段话,送给我自己,也送给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