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上座次的玄机和一个意外之人的意外之话点中了项羽的软肋


鸿门宴上座次的玄机和一个意外之人的意外之话点中了项羽的软肋

拼杀的不仅仅是力气还有情商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是这样描述鸿门宴上座次的:“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羽和他叔父项伯面朝东,亚父范增面朝南,刘邦面朝北,张良面朝西。其实不用专家考证,更不用争论,就凭司马迁这一记载,我们就非常清楚秦末汉初席间座尊卑的次序是朝东、朝南、朝北、朝西,朝西面的相当于现在的司机专座,伺候人的。刘邦的次序属于第三等,连一个顾问都不如。

按常理,刘邦是客人,又曾经在楚怀王面前与项羽口头约为兄弟,刘邦又年长项羽为兄,如果项羽尊重刘邦,待刘邦为客人的话,应该拉着刘邦的手与他同坐在“宾主位,东西面”的位置,或让他与范增掉一个个才是正理。

这就是当时鸿门宴会座次的玄机,刘邦的背后就是门,若暗号一响,刀斧手从门后一拥而上便立马诛杀刘邦,可以说,虽然项伯帮了忙说了好话,虽然刘邦一见面就请罪就解释“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但宴会上的座次说明了原来杀刘方案并没有取消,刘邦仍然危机重重。

项庄装模样的舞剑,项羽既不表示肯定也不表示否定,他装聋作哑俨然是个局外人,这才是凶险时候。此时一个意外之人站了出来才改变了这个局面,他说的一番意外之话,也才真正击中了项羽的软肋,这个人就是曾经买过狗肉的樊哙。

没有文化的樊哙说出了史上最牛的一番话,大意有三层:

第一层是说秦灭亡的原因,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如麻,酷刑用尽,所以天下人都反叛了。

第二层是为刘邦辩护,以楚怀王在大家面前约定为由,先进入咸阳者为关中王,现在我大哥打败秦军进了咸阳,按理说当个关中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况且美女、珠宝什么的我家大哥都没有动,军队又退回到霸上等待着大王到来。至于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

第三层是杀有功之人后果,听信小人的谗言,想杀有功的人,这是亡秦的做法。

你看这个卖狗肉的大文盲樊哙,没有草稿的演讲说辞前后连贯一致,有理有节,让人叹为观止。其中“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才是点中了项羽软肋的关键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