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被撵,袭人让宝玉去找贾母求救他为何不去?不是不愿而是不敢

晴雯被撵,袭人让宝玉去找贾母求救他为何不去?不是不愿而是不敢

贾宝玉身边的丫环不少,他最看重的当属晴雯和袭人。

袭人因与他有过偷试之举,后来王夫人又把她作为准姨娘,所以两人关系不错。

晴雯与袭人不同,虽然她与宝玉没有云雨情,但凭着相貌和聪明能干成为宝玉的至爱。

01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贾宝玉挨打之后,林黛玉晚上悄悄前来探望。因为伤心哭肿了双眼,两人情谊绵绵之际,王熙凤等人进来探视。林黛玉怕被人笑话,悄悄回屋。晚上贾宝玉担心林黛玉为自己伤心,便派晴雯前去探望。在此之前,为了避人耳目,派袭人到薛宝钗那里借书,尔后才打发晴雯偷偷前往。

这种密事,宝玉交给晴雯去做,足以证明他对晴雯的喜爱。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袭人母亲病重,她回去处理后事,晴雯和麝月负责守夜。半夜之际,宝玉要喝茶,麝月倒完茶后要到屋外,晴雯穿着短衣悄悄跟在后边吓唬她,被风吹到后回屋,贾宝玉让她掖被子,帮她暖手之际让她进了自己的被窝。

两人关系如此亲密,远超别人。

自古红颜多薄命。晴雯虽然受到宝玉的喜欢,但最终却被王夫人撵出了贾府。

晴雯被撵,袭人让宝玉去找贾母求救他为何不去?不是不愿而是不敢


02

大观园发现绣春囊,王熙凤带队夜查大观园后,王夫人又亲自带人到怡红院处置看不顺眼之人。因为对晴雯有成见,所以不顾晴雯生病多日,趁她在在炕上恹恹弱息之际,将她拍撵走。晴雯没有父母,只能在表哥多浑虫家里等死。

晴雯被撵走后,宝玉极伤心,袭人劝他:“哭也不中用了。你起来我告诉你,晴雯已经好了,他这一家去,倒心净养几天。你果然舍不得他,等太太气消了,你再求老太太,慢慢的叫进来也不难。”

袭人为何这样做,因为晴雯有人脉,不仅贾宝玉喜欢她,她还是两个重要人物的“人”。

一人是赖嬷嬷,她是贾府里的高级奴才,不仅在资格在贾母跟前落座,而且两个儿子分别在宁荣两府当管家,孙子赖尚荣还当了官。晴雯最初是她的丫头,后来孝敬给贾母。打狗要看主人,赖嬷嬷的面子一般人还是要给的。

另一人是贾母,做为贾府里的老祖宗,她身边的丫环都高人一等。贾母特别看重晴雯,并指望她当宝玉的房里人。王夫人汇报撵走晴雯时后,她还当场质问原因。

所以袭人出的主意非常实在可行。

晴雯被撵,袭人让宝玉去找贾母求救他为何不去?不是不愿而是不敢

03

袭人的办法很好,但宝玉却没按照这个办法去做。为什么呢?

晴雯嫂子多姑娘说出了答案。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宝玉偷偷到多浑虫家里探望晴房雯,两人互换衣服之后,她的嫂子多姑娘笑嘻嘻的进屋,将宝玉拉进里间搂在怀里。贾宝玉心中忐忑不安,心内早突突的跳起来了,急的满面红涨,又羞又怕,百般推托后,灯姑娘笑道:“我早进来了,却叫婆子去园门等着呢。我等什么似的,今儿等着了你。虽然闻名,不如见面,空长了一个好模样儿,竟是没药信的炮仗,只好装幌子罢了……”

“没药信的炮仗”多姑娘说的6个字,话粗理不粗,贾宝玉确实如此。

王夫人撵走晴雯之时,他“心下恨不能一死,王夫人盛怒之际,自不敢多言一句,多动一步,一直跟送王夫人到沁芳亭。”直到王夫人让他回来后,他才回屋痛哭。

晴雯被撵,袭人让宝玉去找贾母求救他为何不去?不是不愿而是不敢

04

贾宝玉这种不敢担当不能担当的懦弱性格,贾母和林黛玉早就说过。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贾母同意王夫人把袭人当作姨娘看待,但仍旧不放心,说出宝玉的种种奇怪,其中说道:“岂不奇怪。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这句话说明在贾母眼里,宝玉就是一个丫头之相。

其实对于贾宝玉这种性格,林黛玉和他共读《西厢记》时也说过。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林黛玉葬花时发现了宝玉偷读禁书,忍不住细看。宝玉趁机说了“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话后,林黛玉嗔怒,宝玉吓得连忙求饶。林黛玉笑着说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鑞槍头’。”林黛玉借用书中之语,形象地说明了宝玉的性格缺陷。

有了这种性格,就算是袭人说的再清楚,贾宝玉心里想的再明白,也只会眼睁睁地看着晴雯死去,绝对不敢想办法救她。

晴雯被撵,袭人让宝玉去找贾母求救他为何不去?不是不愿而是不敢

曹雪芹之所以这样安排,是暗示林黛玉也死于贾宝玉这种懦弱。“晴为黛影”,晴雯遇到不公平宝玉不伸手,林黛玉遇到不公平宝玉想伸手也伸不出来。所以宝玉对晴雯的见死不救,更是暗示她对林黛玉的见死不救,这其实才是真正的大悲剧。

声明:本文 资料重点引自:《乾隆庚辰四阅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胡适藏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蒙古王府本石头记》《郑振铎藏本》【文/小涵读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