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伴讀”讓孩子不孤“讀”-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記者採訪瞭解到,居家學習的日子裡,島城中小學通過不同的方式,倡導學生們多讀書、讀好書,多思考、多分享,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數據調查則顯示,17歲以下未成年人整體圖書閱讀率超過了八成,有七成的父母有陪伴孩子閱讀的習慣。學校老師建議,培養孩子閱讀興趣,應該在尊重的基礎上適當引導。

學校

感悟文字力量,師生共享書香

記者瞭解到,島城不少學校藉著世界讀書日的時間節點,倡導學生閱讀,享受閱讀樂趣。

青島敦化路小學開展了以 “感悟文字的力量”為主題的讀書活動,開啟了“精讀、鑑賞、創寫”閱讀三部曲。老師帶領學生閱讀整本書、經典名篇、時事新聞、書寫抗疫故事。老師們啟動空中課堂進行網絡資源研發,將整本書閱讀錄成微視頻,讓學生享受到優質的居家閱讀教學資源。各班級還巧妙利用網絡資源開展 “經典美文朗讀比賽”“詩詞闖關大比拼”“思維導圖講故事”“時事新聞百家講壇”“我的抗疫故事佳作展評”等交流活動,利用經典作品的魅力,提升孩子的精神世界,增強內心抗疫的意志。

青島嘉定路小學六年級學生,則利用全科閱讀的時間,開展“五個一”的讀書活動,即製作一枚好看且實用的書籤,拍攝一張讀書的照片,寫一頁讀書筆記,推薦一本好書,錄一段朗讀美文的小視頻。

青島北仲路第一小學一直致力於書香校園的打造,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學校啟動了“愛與書香同行”之“閱微”讀書節系列活動,讀書節主要分為三個階段,“樂讀周”“會讀周”“善讀周”。

萊蕪一路小學的學生則來了一場在 “雲上暢遊”圖書館,低年級的小同學們通過畫筆推薦自己喜愛的繪本,童眼看世界;中年級的同學們開展“我是小書蟲”主題朗讀活動,讀一首詩,念一篇散文,推介一本小說,以書結友;高年級的同學們則開展了雲上閱讀分享會,將自己閱讀的心得感悟進行分享。

學生

制定父女讀書計劃,交流心得體會

“通常我會摘抄書中的好詞好句,對書中不懂的地方結合註釋,多讀幾遍,並和爸媽交流心得體會。 ”四流中路第三小學五年級3班的韓佳宸平時就有閱讀的習慣,也找到了一些讀書的小訣竅。她告訴記者,自己讀到故事性比較強的書時,會主動向家長敘述故事梗概,也會盡量做到每讀完一本書寫一篇讀後感。 “我會和孩子制定一個父女讀書計劃,定一個目標,每年的讀書量在幾百萬字,計劃表張貼在牆上,每讀完一本,多少字數做一個登記,時常比較,督促進度。”韓佳宸的父親對記者說。

“我平時讀書比較雜,像《哈利·波特》、《野天鵝》等這樣的小說;《我愛科學》《探索地球奧秘》等報刊雜誌;歷史類和文學類的散文我也喜歡讀。 ”六年級學生李俊男也有自己的閱讀“小竅門”,他認為讀故事類的書時可以像做閱讀題一樣,找出重點段落圍繞它去讀,邊讀邊思,加深對書的理解。 “讀科普類的書時,可以把對自己有用的內容寫下來或者畫在書上。 ”李俊男說,很多同學說沒有時間讀書,但他認為,善於管理時間,擠時間讀書,利用零散的時間讀書才是正確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