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這個詞,到底有多令人生厭?今天來“槓一槓”

最近真的被ky這個詞弄得煩透了。

開始是看陳情令,追劇的時候,隨處可見ky字眼。於是就心生好奇,這個ky到底是什麼意思?

ky這個詞,到底有多令人生厭?今天來“槓一槓”

後來問了度娘,釋義是這樣子的:KY,是網絡流行詞,起源於日本,取自日文發音的縮寫。意思是沒眼力見、不會按照當時的氣氛和對方的臉色做出合適的反應。中文衍生為亂/嗑/藥的意思,多用來特指槓精和無腦跟風者。

說起這個,我想起之前在追《殺破狼》的廣播劇,遇到的一些令人生厭的評論。

ky這個詞,到底有多令人生厭?今天來“槓一槓”

比如裡面有個情節顧昀說了“奪舍”二字,就有網友發彈幕“奪舍?我沒聽錯吧”或者提“魔道”相關的一些內容。明明只是一個道家用語,言語之中彷彿搞得就像是別人抄襲似的。

還有,劇情裡出現了一個“雲夢臺”,就有網友發“雲夢江氏”什麼的,確實令人生厭的緊。

甚至有的時候,莫名其妙的就會蹦出來一些跟劇情和當時情景半點關係都沒有的一些話,“謝憐和花城”、“夷陵老祖空降成功”……這裡是《殺破狼》啊兄弟!這種絕對是天官和魔道的黑粉,這不明顯找罵招黑的嗎!

ky這個詞,到底有多令人生厭?今天來“槓一槓”

如果這些算ky,確實讓人十分討厭!

然而後來發現,還有比這個更令人生厭的。

聽廣播劇、刷微博、抖音,到處可見:“ky的滾”,甚至比這更難聽的罵人話。

更神奇的是,往上面翻評論或者看前面的彈幕,有一些並沒有ky的言論,莫名其妙就開罵

久而久之,ky成了唱反調的代名詞,甚至一部分人動不動就說別人ky,不管別人是不是真的ky,只要老子不爽,你的意見跟老子不一致,那你就是ky,我就罵你:“ky滾”、“ky死/全家”……

這些人的行為,簡而言之就是,自己覺得好,就聽不得別人說不好,有不同意見者,憋著!憋不住,那抱歉,我就罵你!

敢問評論區是你家開的?太平洋警/察嗎?管得忒寬啊。

這種和真正的ky一樣令人生厭,或者說更甚。

再來說,ky指提不該提的,然而這個“該不該提”本來就不好定義。而有些現象,讓人感覺,這個圈子格外敏感而又雙標了。

ky這個詞,到底有多令人生厭?今天來“槓一槓”

比如,我一直覺得張一山和夏雨老師長得賊像,特別是他還是“劉星”的時候。當年張一山沒有大火的時候,曾經也不止一次見過有人在張一山或張一山相關的微博下留言評論說長得像夏雨老師,網友也覺得很正常啊,更有同感者還支持點贊。

ky這個詞,到底有多令人生厭?今天來“槓一槓”

而現在不同了,看到一張照片,都不敢說和誰誰長得很像這種話了,說了就是ky。評論也得小心翼翼,說不定哪句無心的話就踩到別人雷點了,等著捱罵吧。尤其是二次元相關內容,在這方面十分敏感,三次元內容倒不怎麼見到處加ky罪名的。

ky這個詞的出現,彷彿讓一部分人給自己罵人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反正不管你是不是ky,只要跟我意見不一致,或讓我不爽了,就給你冠上ky的罪名,就可以罵的底氣十足,罵得理直氣壯,罵的趾高氣昂。

不光敏感,還雙標。

同樣以《殺破狼》廣播劇為例。其中李豐的配音演員還配了《魔道祖師》廣播劇的藍忘機,有網友聽到李豐說話時,就評論,這聲音好像是隔壁的藍二哥哥,而且只有這一個人說,只說了一次,於是毫無意外地被罵ky,而且是連刷好幾條的ky有病、ky滾,不知道是一個人連刷還是好幾個人在罵,反正滿屏都是ky字眼,體驗感極差

ky這個詞,到底有多令人生厭?今天來“槓一槓”

而在另一邊,《殺破狼》裡配王伯的劉琮還在廣播劇《默讀》裡配了主角駱聞舟。當時的場景是這樣的:《殺破狼》裡有一段戲,顧昀和長庚在那膩歪,王伯一直來打攪,有網友調侃:“駱隊在線掃/黃”、“駱隊又來查/房了”等等,卻沒有被罵。

ky這個詞,到底有多令人生厭?今天來“槓一槓”

其實個人覺得,以上這兩個都是很正常的評論,沒必要那麼敏感,更沒必要雙標

哪壺不開提哪壺也分有心和無意,處理辦法不應該是一棒子打死,逮著不放,罵個不停。畢竟每個人的理解不同,也不能剝奪別人發表評論的自由,所以如果不是惡意刷屏,就大度的放過吧

以前看評論、開彈幕覺得有意思好玩,現在開彈幕、看評論,一片撕逼。而惡意的“ky”,刷屏的無心“ky”,動不動就冠以“ky”罵人的,以及刷屏罵“ky”的都十分令人生厭。滿屏都是“ky”字眼,真的,體驗感極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