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企业技术创新 MBA 周三多管理学

第十九章 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内涵和贡献

一 创新与技术创新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之所以能成为企业家,并不是因为其拥有资本,而是因为他拥有创新精神并实际地组织了创新。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它包括五个方面:

1, 生产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5,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技术创新常与技术发明混淆,创新的概念要比发明宽泛;发明是一种创新,但创新绝不仅仅是发明。如果说发明可能是在新知识,新理论创造基础上一种全新技术的出现,创新则既可能是这种全新技术的开发,也可能是原有技术的改善,甚至可能仅是几种未经改变的原有技术的一种简单的重新组合。

2, 技术创新的内涵

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要素创新,主要从生产物质角度,包括材料创新和手段创新

2, 产品创新,产品是企业的象征,通过向市场提供不可替代的产品来表现并实现其社会存在的。

3, 要素组合创新,包括生产工艺(方法)和生产过程(设备、工艺装备)的时空组织两个方面。

3, 技术创新的贡献

技术创新一方面通过降低成本而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更具价格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用途,完善功能,改进质量以及保证使用而使产品对消费者更具特色吸引力,从而在整体上推动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源泉

创新源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一系列不同的机会,这些机会可能刻意也可能无意发现,但发现后立即加以有意识的利用的。诱发企业创新的不同因素可归纳为七种不同的创新来源。

1, 意外的成功或失败

2, 企业内外的不协调

3, 过程改进的需要

4, 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5, 人口结构的变化

6, 观念的改变

7, 新知识的产生

在企业实践中,创新通常是几种不同来源或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战略及其选择

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包括:1,创新基础;2创新对象;3,创新水平;4,创新方式。

1, 创新基础的选择需要解决在何种层次上组织创新的问题,利用现有知识,对目前的生产工艺,作业方法,产品结构进行创新,还是进行基础研究,开发新的知识,为具有新功能的新产品开发提供基础。前者设计应用性基础,后者常被成为基础研究。

2, 技术创新主要涉及材料,产品,工艺,手段等不同方面。

3, 创新水平的选择与创新基础的选择都涉及通过创新可能达到的技术先进程度。基础选择可能导致整个行业技术革命,创新水平的选择主要是行业内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需要解决的主要是组织内部的技术创新时,是采取领先竞争对手的先发制人战略还是后发制人战略。

先发制人给企业带来的贡献

1, 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

2, 可使企业占据有利的市场的地位

3, 可使企业进入最有利的销售渠道

4, 可使企业获得有利的要素来源

5, 可使企业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

先发制人带来的问题:

1, 要求企业付出高额的市场开发费用

2, 需求不确定性

3, 技术的不确定性

由于这些原因,许多企业宁愿采取后发制人的战略,而不愿先人一步

后发制人可以:

1, 分享先期行动者投入大量费用而开发出的行业市场。

2, 根据已基本稳定的需求进行投资

3, 在率先行动者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组织进一步的完善,使之更符合市场的要求。

4, 创新方式的选择,利用自己的力量独家进行开发,或者与外部的生产、科研机构联合起来共同开发。

1,独自开发与联合研究要求企业具备不同的条件,需要企业投入不同程度的努力,也会使企业程度不同的受益。

2,联合开发,企业可以与合作伙伴集中更多的资源条件进行更为基础性的创新研究。

影响企业开发方式的选择,不仅是企业自身的资源可支配状况以及开发对象的特点要求,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与合作的必要性的不同可能是其更深层次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