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朱元璋挡了9箭,朱元璋却用满门抄斩来报答,实在悲哀

人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的,即使你已经得到天下,成为天下的领导者,你依旧不会满足,因为你的欲望不仅仅是成为领袖,你还想控制别人的生死。也许我这样说你会觉得有些一时难以接受,但是我带你一起来看一看朱元璋,你就会明白很多。

朱元璋这个皇帝,毫无疑问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十分出色的皇帝,可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皇帝,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最后到成为一国之君,却依旧不满足,将与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全部斩杀,为的就是自己的江山能够永存。

他为朱元璋挡了9箭,朱元璋却用满门抄斩来报答,实在悲哀

这样的做法不得不说让人十分难以接受,可能有时候欲望控制着自己,会让一个人失去理智,从而做出一些疯狂的事情吧。在朱元璋杀掉的功臣中,有这么一个十分独特,因为这个人曾经为朱元璋挡过9箭,朱元璋最后将其满门抄斩,仅仅留下一线希望,算是对他的一种慰藉。

他为朱元璋挡了9箭

陈德与朱元璋是同乡,也曾与朱元璋有过类似的人生经历,当时的一场灾难,让他们备受煎熬,感受到了人间疾苦,尝遍各种辛酸滋味。后来朱元璋逐渐崭露头角,并且回家招兵买马,此时陈德知晓,遂加入其中,成为朱元璋创业团队的原始股东成员之一。

他为朱元璋挡了9箭,朱元璋却用满门抄斩来报答,实在悲哀

陈德这个人比较实在,对同乡兼上司的朱元璋十分忠诚,甚至连自己性命都可以抛弃不要,只要朱元璋能够活下来,他就在所不辞。1363年,陈德与朱元璋一起追击张士诚,在鄱阳湖展开大战,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战争,倘若朱元璋失败,可能就不会有以后了。

战争并不顺利,在开始之后,朱元璋与陈德遭受张士诚的包围,危机重重,张士诚自然是想要一举歼灭朱元璋,所以一直步步紧逼,想要将其杀掉,此时常遇春等人的援助还未赶到,时间就代表着生命和希望,只要朱元璋一命呜呼,就预示着张士诚可以得到天下。

他为朱元璋挡了9箭,朱元璋却用满门抄斩来报答,实在悲哀

就在此时,陈德不顾自己生命安危,挺身而出,在乱箭之中,为朱元璋挡住9箭,不仅争取了时间,还挽救了朱元璋的生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次要是没有陈德的挺身而出,也许朱元璋的命运将会就此不同。

有了陈德相救,赢得时间,常遇春等援兵赶到,最后救出朱元璋,并且乘胜追击,将张士诚打得落花流水,经过这一战,朱元璋的胜利基本确定,后来的一切似乎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他为朱元璋挡了9箭,朱元璋却用满门抄斩来报答,实在悲哀

正是得益于陈德相救,朱元璋也十分感激,当时就表示以后一定会给陈德什么什么的好处,各种承诺让陈德觉得心里暖暖的。当然,朱元璋登基初期,确实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承诺,该给的东西,不管是金钱还是权力,都给了陈德,虽然陈德没有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出名,但是他所得到的的东西,足够自己挥霍了。

满门抄斩,仅留下7岁孙子

朱元璋登基之后,陈德继续为朱元璋效力,1370年,率领大军与王保保相战,此人乃元朝留下来的猛将,还是被陈德等人打得落花流水,最终王保保去世,一切才太平下来,陈德继续回家待命。

他为朱元璋挡了9箭,朱元璋却用满门抄斩来报答,实在悲哀

也许是一生都在打战,陈德晚年身体情况不容乐观,回到家中之后不久便生病去世,让其儿子继承他的爵位,继续为大明朝的朱家子弟卖命。原本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陈德家的结局应该是比较好的,可是朱元璋自从朱标去世之后,就开始有些神经兮兮,不断找大臣麻烦,试图为孙子的前途铺路,想要解决一些开国功臣。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胡惟庸一案,从1380年开始,一查就是十多年,等到1390年,李善长因为涉及到胡惟庸一案,一家几十口人被斩杀,朱元璋一点没有什么怜悯之意,让曾经跟随他拼命的大臣心都凉了半截。

他为朱元璋挡了9箭,朱元璋却用满门抄斩来报答,实在悲哀

与李善长一样,陈德的子孙后代也牵连到胡惟庸一案中,危险自然不用多说,此时的朱元璋似乎已经杀红了眼,根本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满门抄斩,仅仅胡惟庸一案,涉案人员四万多,陈德的子孙后代都被一起满门抄斩。

也许此时朱元璋还是想到了曾经陈德为自己挡了9箭的事情,最后给陈德留下了一个7岁的孙子没有斩首,算是留下一点延续香火的希望。可是即便如此,朱元璋的暴行依旧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后人永远无法清除了。

他为朱元璋挡了9箭,朱元璋却用满门抄斩来报答,实在悲哀

​结语

权力与欲望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两者只要走到一起,一般很难有什么好事情发生,权力让人迷失自我,欲望让人越陷越深,当两者结合之后,一个原本善良的人,也会变得迷失方向,正如朱元璋一般,原本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经过不断努力奋斗,目的就是改变穷人的生活条件,没想到兜兜转转一圈,自己反而变成了曾经自己最讨厌的那副模样。

他为朱元璋挡了9箭,朱元璋却用满门抄斩来报答,实在悲哀

陈德为朱元璋冒着生命危险挡住9箭,谁曾想最后换来的结果是满门抄斩,虽然朱元璋给他留下了一个7岁的孙子,可是这一切又怎么对得起自己曾经付出的那么多呢?早知如此,也许一开始陈德就不会追随朱元璋出山,可是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果啊?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